[发明专利]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4785.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9/619;E01F9/669;A01G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张文军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隔离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可以绿化公路和城市环境,为此,现代的城市园林建设和公路园林设计中,都采用了绿化植被作为隔离带,用于道路隔离。
传统的隔离带都是利用金属护栏作为隔离防护,再在金属护栏中种植陆生植物,金属护栏由于自重较轻,需要螺栓将护栏钉在路面。其缺点非常明显,1、两道金属护栏对车辆的防撞和缓冲效果有限。大型客货车很容易冲破护栏。2、陆生植物生长迅速,很容易蔓延出金属护栏,影响道路视线,经常需要人工浇水和修剪枝叶,人工维护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能够加强对车辆的防撞和缓冲效果,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表述一种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并排置有两个条形水槽,所述底座和所述条形水槽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中空,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沙子;所述条形水槽内等距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条形水槽分隔为至少两个水箱;在所述条形水槽的水箱上方还设置有水平滤网,所述水平滤网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半圆缺口,两张水平滤网的半圆缺口相对覆盖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水箱的箱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水平滤网的角上设置有挂环,所述挂环挂在所述凸起上。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使用时,将水生植物置于水箱内,水生植物不会象陆生植物轻易蔓延到道路上,影响视线;当发生撞击时,车子撞向所述条形水槽的槽壁,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槽壁破损,其内填充的沙子等漏出来,形成松软的沙子缓冲区,不仅对撞击的车辆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且有效保护车内的司机和乘客。水生植物安放时,将水生植物置于两个半圆缺口形成的圆孔上,水生植物的根系位于所述水平滤网下方,吸收所述条形水槽内的水分,由于水生植物上方半径较大,水生植物可抵在所述圆孔上,这样设计,使得水生植物的落叶直接落到所述水平滤网上,而无法落到条形水槽内,避免落叶因长期泡水而腐烂。
进一步地,两个条形水槽中间设置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子水管,每个子水管分别与其相邻水箱相通。
主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多个条形水槽的主水管首尾依次串接,可形成一个小的水循环系统,有效防止水箱内死水因不流通而易腐烂发臭。
所述底座的两侧壁为内凹的弧面。将所述底座的两侧面设计成弧面,是为了使得车子轮胎撞向该弧面时,所述弧面可以给车轮一个反向力,使车子可以弹回车道,从而保护车子和车内的人。
两个条形水槽的外侧壁上贴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所述底座的底面开设有摩擦槽纹。所述摩擦槽纹可加大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加大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的缓冲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条形水槽与所述底座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塑料的条形水槽由于增加配重和灌水后,自身质量大幅增加,不再需要向路面钉螺栓,保护了路面。因为自重增加,其阻挡冲击的能力也远远大于传统隔离带采用的两道金属护栏的能力,起到了更强的阻挡效果。同时,塑料的条形水槽会因强大的冲击力发生破损,释放出水,出水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吸振缓冲效果。对事故车辆具有更好的安全保护作用。释放出水也能在事故第一时间冷却车辆。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隔离带防撞装置,中空腔填充的沙子和水箱内的水,都能够加强对车辆的防撞和缓冲效果;底座的弧面能够给撞上隔离带的车子轮胎一个反向力,使得车子重新返回车道;同时,能有效实现水箱内的水循环,水平滤网使得落叶等无法落入水箱内,防止落叶腐烂变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水平滤网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4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