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53868.8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廖达新;张全;饶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兴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魏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引线 框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引脚外形孔单元形成引脚条;步骤B:冲压形成走料孔;步骤C:对引脚条进行拉深,形成凸杯结构;步骤D:将引脚条位切断,形成引脚。进一步地,包括步骤E:形成位于凸杯结构的杯底内表面的第一防水槽;步骤G:形成位于凸杯结构杯底上的凹陷的点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ED引线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引脚,引脚的前端部分组成凸杯结构,引脚的后侧开设有走料孔。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LED引线框架的凸杯结构能够拉深得更高,进一步地,第一、第二防水槽能有效提高LED的防水性能,而凹陷的点阵则有利于LED灯体和封装结构更牢固地附在LED引线框架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LED引线框架则是实现LED灯珠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
对于具有凸杯结构的LED引线框架,凸杯结构可以在LED引线框架制造过程中在基材板料上冲压拉深形成,凸杯结构的高度也即拉深的深度,拉深的程度越大,难度越大,越容易使得板料的拉深区域或其周围产生开裂、皱褶或其它变形等缺陷,所以很难拉深出较高的凸杯结构。
另外,LED的防水性能较差,封装好的LED中的引线伸出封装结构外,LED若是不慎遇水,水则可能沿着引线进入封装结构内,影响LED的性能。
再则,LED引线框架的凸杯结构是封装LED发光体的区域,LED灯体和封装结构要牢固地附在引线框架上。但引线框架的表面通常是平整光滑的,不利于附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很难拉深出较高的凸杯结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拉深出更高的凸杯结构。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在LED引线框架板料上冲压出至少一个引脚外形孔单元,该至少一个引脚外形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引脚外形孔,该至少两个引脚外形孔呈长形、并且沿该至少一个引脚外形孔单元宽度方向平行间隔排布,该至少两个引脚外形孔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引脚条;
步骤B:在该至少一个引脚外形孔单元的两侧冲压形成两个走料孔,该两个走料孔分别位于至少两个引脚外形孔的两端外侧,并分别与该两端相邻近;
步骤C:对该至少一个引脚条进行拉深,形成凸杯结构;在拉深过程中,走料孔的靠近引脚条的一侧的材料向拉深区域流动,以补充拉深所需的材料流动,使凸杯结构拉深得更高;
步骤D:将该至少一个引脚条位于凸杯结构杯底的部分切断,形成至少两个相对的引脚。
优选地,步骤B中,走料孔呈长形、且垂直于引脚条,走料孔的靠近引脚条的一侧向内凹陷。
优选地,走料孔呈】状。
优选地,步骤B中,走料孔的两端凸出引脚外形孔单元的最外侧边缘。
并且构造一种LED引线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引线框架单元,该至少一个引线框架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引脚,该至少两个引脚相互平行,至少两个引脚的前端部分组成凸杯结构,引脚的后侧开设有走料孔,走料孔与引脚相邻近。
优选地,走料孔呈长形、并且垂直于引脚。
优选地,凸杯结构的杯底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水槽,第一防水槽环绕并且沿凸杯杯底外表面的周缘布置;凸杯结构侧壁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设有第二防水槽,第二防水槽不平行于引脚的长度方向;凸杯结构的杯底上设有凹陷的点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兴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兴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