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联吡啶类配体钴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53305.9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5503962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赵强;沈芝;毕冬琴;冯玉全;马勤阁 申请(专利权)人: 南阳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C07F15/06 分类号: C07F15/06
代理公司: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秦舜生
地址: 473061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三联 吡啶 类配体钴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吸附及磁性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三联吡啶类配体钴金 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分布窄、孔径大小连续可调、骨架结构稳定和内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可作为高效吸附剂。近年来,研究者制备出了很多新型的功能化吸附材料,其在吸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参见:ZhijuanZhang,YonggangZhao,QihanGong,ZhongLiandJingLi,Chem.Commun.,2013,49,653.;MaríaJoséMayoralandGustavoFernández,Chem.Sci.,2012,3,1395;Chang,Z.;Zhang,D.-S.;Chen,Q.;Li,R.-F.;Hu,T.-L.;Bu,X.-H;Inorg.Chem.,2011,50,7555;JunkoN.Kondo,RyokoNishitani,EisukeYoda,ToshiyukiYokoi,TakashiTatsumiandKazunariDomen,Phys.Chem.Chem.Phys.,2010,12,11576。三联吡啶具有较大的分子骨架,在形成的配合物中能起到良好的空间支撑作用,所以在形成的功能配合物中的空洞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骨架结构稳定和内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是优良的的吸附材料。因此,此类配合物在结构和性能的进一步研发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

磁性材料具有能量转换,储存或改变能量状态的功能,是重要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器件、通讯、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磁性材料的需求将空前广阔。金属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和吸附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参见:Jozef,Valigura,RomanandJán,DaltonTrans.,2015,44,12484;Chen,Y.-Q.;Qu,Y.-K.;Li,G.-R.;Zhuang,Z.-Z.;Chang,Z.;Hu,T.-L.;Xu,J.;Bu,X.-H.,Inorg.Chem.,2014,53,8842.;NicoleKindermann,EckhardBill,SebastianDechert,SerhiyDemeshko,EdwardJ.ReijerseandProf.FrancMeyer,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2014,54,1738;Xuan,Z.-H.;Zhang,D.-S.;Chang,Z.*;Hu,T.-L.;Bu,X.-H.,Inorg.Chem.,2014,53,8985。三联吡啶类配体具有丰富的配位模式,能和具有单电子的金属离子形成具有良好磁性的功能性材料,因此,以三联吡啶为模版构筑的金属配合物在磁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文献中报道的三联吡啶类配体金属配合物具有功能性单 一,能耗大、产率低以及可重复性差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 具吸附和磁性功能、能耗低、产率高、可重现性好的三联吡啶类配体 钴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联吡啶类配体钴金属配合物,为4'-(4-(1氢-咪唑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及与邻苯二甲酸的钴金属配合物,化学式为[Co3(MPTP)2(PC)2],其中,MPTP为4'-(4-(1氢-咪唑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PC为邻苯二甲酸;该钴金属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3.039(8),b=17.639(6),c=26.563(7),α=90,β=143.169(15),γ=90,

本发明一种三联吡啶类配体钴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 下:

⑴.常温下,分别称量4'-(4-(1氢-咪唑基)苯基)-2,2':6',2”- 三联吡啶、邻苯二甲酸和氢氧化钠放入同一烧杯中;

⑵.常温下,向放有混合药品的烧杯中加入醇类溶剂和水的混合 溶液,搅拌30分钟;

⑶.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Co(NO3)2·6H2O,继续搅拌1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