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2486.3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华;何林;李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轴向 混合 磁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一种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系统依靠高速或超高速运行的飞轮转子来进行动能存储。要保证转子在高速或超高速状态下正常工作,整个飞轮转子是通过性能良好的支撑部件的支承而获得稳定运转的。系统的支承特性显得尤为重要。飞轮储能系统中传统机械轴承包括普通球轴承、流体动压轴承等,因其旋转损耗和发热过大,难以满足高速重载且摩擦损耗低的要求,早期飞轮储能系统发展缓慢,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随着飞轮储能系统的发展,为更大程度上提高飞轮的储能容量和减小运转过程中的损耗,对支撑系统提出了工作转速高、损耗小、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严格的要求。因此,现代用于飞轮系统的支撑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陶瓷球轴承、磁悬浮轴承、空气轴承、超导磁悬浮轴承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空气轴承,虽然适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状况,但其支承刚度低,对于要求承载能力高的飞轮系统亦不适合。超导磁悬浮轴承是由永磁体与超导体组合而成,具有无源、无机械磨损、高转速、长寿命等特点,吸引了各国科技人员的关注。20多年前,美、日、德等国已经对此开始了研究,并逐渐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超导磁悬浮需要低温液氮等装置来维持超导特性,比较复杂和昂贵,因此应用得到限制。
现有磁轴承(磁悬浮轴承)中,主要是利用矩形截面的永磁环进行设计,但矩形截面的永磁环会对磁力造成一定的阻碍,造成功耗高、承载能力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而且具有功耗低、承载能力大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包括转子,转子上设有磁轴承定子,磁轴承定子内设有定子腔,定子腔内设有树脂,树脂内侧包围电磁绕组线圈,树脂外侧设有导磁环和梯形截面的永磁环,永磁环位于导磁环上方;所述的磁轴承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轴向气隙。
前述的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中,所述的转子的内径小于磁轴承定子的内径。
前述的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中,所述的导磁环的内外半径与定子腔外环的内外半径相等。
一种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用的永磁环,所述永磁环的截面为梯形。
前述的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用的永磁环中,所述梯形为直角梯形。
前述的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用的永磁环中,所述梯形的腰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的范围为15°-20°。
前述的大承载轴向混合磁轴承用的永磁环中,所述梯形的腰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为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梯形”截面永磁环,电磁磁路几乎不通过永磁体本身而形成回路,承载力大;与传统截面永磁体混合磁轴承结构相比,在实现同等控制载荷下,控制线圈电流小,减小了线圈损耗和发热,极大地提高了轴承系统的效率,且本发明采用永磁偏置和电磁控制配合使用,永磁和电磁共享磁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以方形截面和梯形截面磁轴承结构对比,轴向气隙为2mm,产生1200N的电磁力,同样情况下梯形截面结构励磁电流可降低30%~40%,线圈能耗可降低约63.24%,功耗低。
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下为本发明的实验:实验例1:
为了得到更好的磁轴承结构,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永磁体梯形截面的斜面倾斜角取值,找出规律,寻求最优值。现假设在10A电流的作用下,分别取5°、10°、15°、20°、25°的倾角进行分析,磁密和相对磁密变化趋势见表1、图3和图4。
表1不同工作条件下各倾角所对应的磁密
从表1、图3和图4可知,随着倾角增加,磁密随之减小。从图4可知,相对磁密从5°到15°是相对增加的,从15°到20°是持平状态,从20°到25°相对减小。考虑初设磁密及最终磁密和永磁体加工工艺,永磁体倾斜角度20°为最佳状态。
实验例2:截面为矩形和梯形的永磁环对比实验
混合磁轴承中永磁体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磁轴承的效率。在此设计截面分别为矩形和梯形的两种永磁体结构,通过比较它们的特性分析,选择更合理的结构。对永磁偏置轴向磁轴承性能分析:
(1)永磁体单独作用
当永磁体单独工作时,运用ANSOFT电磁分析软件对两种不同截面的磁轴承进行分析,得到磁密波形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2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引导高速球轴承用保持架
- 下一篇:铰链式矫正器的铰链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