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双反射面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7443.6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1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汀;陈国忠;徐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反射 大型 展开 天线 卫星 构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中卫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装载双反射面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
背景技术
依据现有卫星的构型设计经验是将如光学卫星的相机、电子侦察卫星的赋性面天线以及通讯卫星的大型反射面天线等作为卫星有效载荷部件保持其工作状态直接安装在卫星平台上,卫星在轨飞行与地面状态基本一致,而安装了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的构型设计技术则截然不同。由于大型可展开天线尺寸大,远远超出运载火箭的整流罩包络允许范围,故需在发射状态下通过构型设计技术将其收拢在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包络允许范围内,入轨后通过展开机构形成一块抛物面天线。
我国装载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的构型布局一般是采用立方体式的构型外加两侧双太阳电池阵方式,星体内部采用平台舱、载荷舱式的分舱式设计,例如国内比较成熟的HJ-1C卫星构型,但是该卫星仅为单反射面天线。日本的ETS-Ⅷ卫星于2006年搭载了两副尺寸均为19m×17m的大型可展开天线,卫星发射时,两架天线都收缩成Φ1000mm×4000mm的筒状分别放置在卫星两侧,卫星入轨后展开,但是该卫星的两副天线相对独立,可分别提供对地通信服务。
作为一个航天大国,我国的卫星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可装载大口径的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的需求愈加迫切,但是由于运载火箭整流罩的约束,装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对卫星重量、包络尺寸等都有严格限制,以上因素都对装载双反射面的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布局设计提出了苛刻的限制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双反射面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载双反射面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包括:
卫星平台1、载荷舱桁架2、馈源阵3、主反射面4、副反射面5、主反射面伸展臂6、副反射面伸展臂7;
卫星平台1为正六边形棱柱体,连接卫星平台1的载荷舱桁架2上设置有馈源阵3、主反射面4和副反射面5;其中,馈源阵3在轨状态为矩形截去四个角后形成的八边形,收拢状态时,馈源阵3对折竖直安装在载荷舱桁架2的侧面;收拢状态的副反射面5竖直放置在卫星平台1的上方,且位于馈源阵3的一侧,以满足副反射面5的安装空间;采用副反射面伸展臂7一端与载荷舱桁架2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副反射面5连接,以保证副反射面5在轨展开后与馈源阵3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收拢状态的主反射面4竖直放置,安装在卫星平台1上方,且位于载荷舱桁架2的另一侧、馈源阵3的背面,以满足主反射面4的安装空间,并采用主反射面伸展臂6一端与载荷舱桁架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主反射面4连接,以保证主反射面4在轨展开,并保证主反射面4、副反射面5以及馈源阵3在轨展开后的相对位置关系。
优选地,卫星在轨采用水平方式飞行,即卫星平台1顶板外法向与飞行方向一致;为了满足卫星能源与姿轨控需求,卫星平台1设置有太阳电池阵8,阳电池阵8收拢状态时考虑卫星质心状态,将太阳电池阵8压紧在卫星平台1靠近馈源阵3一侧的侧板外侧。
优选地,所述卫星平台1对地侧板外侧安装有对地数传天线模块9。
优选地,所述载荷舱桁架2安装有星敏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馈源阵+双反射面天线”体制的大型可展开抛物面天线收拢与在轨展开要求的卫星构型。
2、本发明提供的卫星构型结构稳定、可承载大尺寸及大质量载荷,对于目前载荷体积质量大、精度要求高、安装困难的特点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3、本发明卫星在轨平飞构型可以满足数传、测控等天线的使用要求,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卫星发射状态构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卫星飞行状态构型示意图。
图中:
1为卫星平台;
2为载荷舱桁架;
3为馈源阵;
4为主反射面;
5为副反射面;
6为主反射面伸展臂;
7为副反射面伸展臂;
8为太阳电池阵;
9为对地数传天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7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