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带连接系统的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7036.5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刚;盛代华;梅桂林;周明;圣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4100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系统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带连接系统的操作方法,属于带材连接领域,其步骤为:步骤一:将前带材尾部停留在上、下模具的中间位置,启动连接装置前侧的压带装置,使汽缸推动压板向下压下,使得前带材压在支撑板上;步骤二:将后带材的头部也牵引到上、下模具的中间位置,启动连接装置后侧的压带装置,随后同步骤一;步骤三:液压缸推动上模具向下运动,使重叠的带材在上、下模具的作用下,形成局部断裂;步骤四:液压缸带动上模具回到原始位置,上、下模具在脱模机构作用下顺利脱模;步骤五:在上、下门式框架的侧面穿线孔内插入铜线到冲压形成的圆孔内,完成带材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带材连接质量高、且连接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材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带连接系统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带材冷轧及冷轧后续的精整处理技术是现代带材生产工业中的一项重要且运用广泛的一门技术,带材的连续生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广泛运用并需求量很大的一项生产技术,如酸洗连轧机组、拉弯矫直机组、连续退火机组和涂镀机组等。在带材冷连轧及冷轧后续的连续精整处理生产线的各个生产机组共同特点是需要保证带材连续化作业生产,以避免频繁、缓慢的人工引带工作,同时避免带材长时间停留在酸液或者高温炉内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报废的现象,因而这些机组中均应配置带材接头设备,如焊接机、冲剪式缝合机、粘接和人工缝合等等。
目前常用的主要采用保护气体焊接,采用专用的氩弧焊接设备对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目前主要问题为焊接过程需要使用氩气,且焊嘴消耗大,成本高,当铜带厚度>1.5mm很难焊接,容易造成接头断裂,最终造成设备停机,给生产带来影响。
缝合机不仅是带材连续生产的关键设备,而且是保证机组作业时间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同时连续生产机组中的带头带尾连接技术是确保机组作业时间和生产节奏的关键技术,带材头尾连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连续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和成材率。基于此,研究开发具备优良缝合性能的缝合机,并采用有效的冲剪缝合手段和措施,能确保连续生产机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及成材率,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是目前的缝合机设备复杂、冲剪部件制作难度大且带材头尾连接性能差,因此亟需一套新的连接设备解决现有的难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0733494,申请日:2012 年3月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超宽厚板带材缝合的缝合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超宽厚板带材缝合的缝合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上冲剪装置和下冲剪装置,上冲剪装置包括上底板、固定安装在上底板上的上模具夹板、与上模具夹板通过上弹性装置相连的上压板和固定安装在上模具夹板上的上冲头,上冲头的顶部置于设置在上压板上的上导向孔内;下冲剪装置包括下底板、固定安装在下底板上的下模具夹板、与下模具夹板通过下弹性装置相连的下压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具夹板上的下冲头;下底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冲剪液压缸,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导向轴相连,上冲头和下冲头的冲剪刃口曲线为多点拟合的近似圆弧曲线。该申请案超宽厚板带材缝合的缝合机能够同时适用于薄窄带材和超宽厚板带材的冲剪缝合,但该连接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带材头尾连接性能差。
中国专利申请号:962362034,申请日:1996年8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金属带材缝合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采用机械冲剪方式将两卷金属带材的首、尾连起来的金属带材缝合机。它主要由安装在机架上的活动梁、活动梁的驱动油缸及上、下冲模组成。其中一个冲模固联在活动梁上,另一个冲模固联在机架上,冲模的冲剪刃从冲压方向看均为阶梯状。缝合时,两带材重叠,先冲剪出一排阶梯状切口,再将两带材错动,两带材的切口即可咬合在一起,从而将两带材连接起来,但是该申请案的两带材错动连接带材头尾连接性能差且其中的冲模的制造难度大且在生产中其的冲剪刃极易磨损,对生产很易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材连接成本高、连接装置制造难度大、带材连接性能差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铜带连接系统的操作方法,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带材连接质量高、且连接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7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口设备及定心收口方法
- 下一篇:座椅调角器的钢碗与齿轮盘组件冲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