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自动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6813.4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S·贝克;C·西布拉;J·豪普特;M·布雷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自动变速器 | ||
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壳体、九个可旋转的轴、四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切换元件。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元件构成第三轴,第二元件构成驱动轴。第三行星齿轮组第二元件构成从动轴,第三元件构成第六轴。第五轴与至少两个切换元件持久连接。第七轴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元件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三元件持久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二元件构成第八轴,第三元件构成第九轴;第一切换元件设在第三轴与壳体之间的力流之中;第二切换元件与第四轴持久连接;第三切换元件设置在驱动轴与第九轴之间的力流之中;第四切换元件设在从动轴与第八轴之间的力流之中;第五切换元件设在第五轴与第八轴之间的力流之中;第六切换元件设在第五轴与第九轴之间的力流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一般性的按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可自动换挡的车辆变速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广泛说明并且处于持续的进一步开发和改进之中。这些变速器应该具有足够数量的前进挡以及具有倒挡,并且具有非常良好地适用于机动车的传动比以及大的速比范围、有利的速比间隔以及对于应用情况足够大的起动传动比。此外,这些变速器应该具有尽可能小的结构复杂性,尤其是要求数量少的切换元件,并且在按顺序的换挡方式中避免所谓的组切换,使得在切换到下一个较高的挡或下一个较低的挡时总是仅仅打开一个此前闭合的切换元件以及闭合一个此前打开的切换元件。
这种多挡自动变速器例如由本申请人的DE102005002337A1公开。其主要包括包含驱动轴和从动轴在内总共八个可旋转的轴、总共四个单行星齿轮组和五个切换元件。通过总是有选择地接合构成为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五个切换元件之中的三个切换元件,能够无组切换地接通总共八个前进挡。
由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文件DE102009047271A1已知多种不同于由DE102005002337A1已知的八挡自动变速器的替代的变速器方案,她们分别包括四个单行星齿轮组、五个切换元件和总共九个轴。在第一种方案中建议一种变速器,其中,与DE102005002337A1不同,靠近驱动端设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固定地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持久地与连接于驱动轴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一切换元件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在此,第二切换元件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与连接于从动轴的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之间的力流中。在第二种方案中建议一种变速器,其中,不同于DE102005002337A1,靠近驱动端设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变速器壳体固定地连接,第二切换元件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连接于驱动轴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之间的力流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能经由第一切换元件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由本申请人的DE102009001253B3已知由DE102005002337A1已知的八挡自动变速器的进一步发展。在此,通过在驱动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的力流中添加一个构成为离合器的第六切换元件,可以构成一个附加的前进挡,第二行星齿轮组可以通过闭合此前存在的五个切换元件之中的第五切换元件而被锁止,所述附加的前进挡在传动比方面大于八挡变速器的到目前为止的第一挡,即在八挡变速器的到目前为止的第一挡以下的附加起动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开头提及类型的具有总共四个行星齿轮组的替代的多级变速器,该多级变速器以相对少地改动的变速器简图具有至少十个能以无组切换的方式切换的前进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未经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6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