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510946810.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举;贾自琴;王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38;B32B33/00;B32B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材,如钢材、木材等,在强度,重量,耐腐蚀方面均存 在着不足,不能适应广泛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质量轻,耐腐蚀,结实耐用,节能环 保的碳纤维复合板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碳纤 维复合板材,由碳纤维层,环氧树脂层,防火层,二氧化硅层,防水 层构成;中间层结构采用碳纤维层,其碳含量在80%以上,且其材质 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而得到的石墨材料。
碳纤维层上层为加强硬度和强度,采用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能 耐高温,防氧化,且为绝缘材料,环氧树脂沿碳纤维拉伸方向粘贴在 碳纤维上,形成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上层刷涂阻燃层,形成防火 层;碳纤维下层采用气相沉降法,经高温加热,使氯硅烷和高纯氢气 发生反应,氯硅烷裂解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沉积在碳纤维 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层,在二氧化硅下层设有防水层。
碳纤维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发热性,还具有远红外线的频谱光 波,通电后能辐射出易于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长4-12um),能 够对人体深屡细胞起到消除疲劳,暖身通络,加速血液循环,活化组 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和辅 助治疗人体因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风寒,风湿,类风湿类疾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结实耐用, 节能环保的特点,可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的主要结构是由碳纤维层1, 环氧树脂层2,防火层3,二氧化硅层4,防水层5构成。中间层结 构采用碳纤维层1,其碳含量在80%以上,且其材质是由有机纤维经 碳化及石墨化而得到的石墨材料。
碳纤维层上层为加强硬度和强度,采用环氧树脂层2,环氧树脂 沿碳纤维拉伸方向粘贴在碳纤维上,形成环氧树脂层2,环氧树脂层 2上层刷涂阻燃层,形成防火层3;碳纤维层1下层是二氧化硅层4, 在二氧化硅层4下层设有防水层5。
在制造过程中,因碳纤维是导电材料,需注意安全用电;应避免 碳纤维的横向弯折和扭曲,否则容易开裂破坏;粘贴用的环氧树脂原 料需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6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