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6313.0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张海锋;傅海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胡洁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潜热 分离 控制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储液器;其中,所述储液器的吸气一侧具有两个吸气结构,其中第一吸气结构与所述高温蒸发器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吸气结构与所述低温蒸发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储液器的排气一侧具有一个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本发明的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采用了一个具有双吸气结构的单体储液器,节省了压缩机安装空间,使得室外机尺寸更紧凑,并且使得来自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的制冷剂能够在储液器汇合,保证进入压缩机气缸的制冷剂处于平稳状态且混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热和显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空调系统的温湿度均采用统一控制,由此存在如下问题:(1)热湿联合处理存在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蒸发器表面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到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如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以下的蒸发温度。因此往往为了达到除湿的目的,尽量降低蒸发温度,而对压缩机来说,压比增大,入力增加,运行不经济。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常室内热湿比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通过降低蒸发温度,实现降低室内湿度,空调系统响应较慢,同时,降温后的室内温度往往较低,室内舒适性较差。
现有的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则通过在室内侧设置两个蒸发器,分别设置不同的蒸发温度,其中具有较高的蒸发温度的高温蒸发器主要承担显热负荷,具有较低蒸发温度的低温蒸发器主要承担潜热负荷,可以同时达到除湿和降温的目的,且室内侧的出风温度适中,舒适度提高。
然而,现有的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中,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所排出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温度等都不同,需要设置两个储液器,然而两个储液器的设置会导致室外机布局空间增加,增大室外机尺寸,增加安装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和储液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高温蒸发器和储液器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剂循环流通的显热处理系统;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子膨胀阀、低温蒸发器和储液器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剂循环流通的潜热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储液器的吸气一侧具有两个吸气结构,其中第一吸气结构与所述高温蒸发器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吸气结构与所述低温蒸发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储液器的排气一侧具有一个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
优选的,从所述冷凝器的排气一侧至所述储液器的吸气一侧之间,所述显热处理系统的第一电子膨胀阀、高温蒸发器和所述储液器的第一吸气结构与所述潜热处理系统的第二电子膨胀阀、低温蒸发器和所述储液器的第二吸气结构形成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机风扇和室内机风扇;所述室外机风扇与所述冷凝器配合;所述室内机风扇与所述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配合。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
本发明的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采用了一个具有双吸气结构的单体储液器,节省了压缩机安装空间,使得室外机尺寸更紧凑,并且使得来自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的制冷剂能够在储液器汇合,保证进入压缩机气缸的制冷剂处于平稳状态且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热潜热分离控制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6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压板式牛皮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平台牛皮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