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捕集器安装及拆卸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6001.X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飞;陈增响;何伟娇;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13/18;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捕集器 安装 拆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颗粒捕集器安装及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新的排放标准对尾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PM)也有了严格的要求,柴油车尾气后处理器上加装DPF(颗粒捕集器)实在必行。但是DPF需要定期拆卸反吹,以清除集聚在DPF中的碳颗粒物、硫酸盐和灰颗粒等不能随着DPF热再生烧除掉的不溶性颗粒。这就要求在DPF在后处理箱体中需要可拆卸。
现有箱式后处理的DPF取出方式基本为V型抱箍与平抱箍密封固定,从箱体侧面开盖板取出,此种方式工艺复杂,所用抱箍均为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且会导致后处理箱体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颗粒捕集器安装及拆卸结构,该装置能有效解决颗粒捕集器在后处理箱中的密封与拆卸问题,能确保箱式柴油车后处理中的DPF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正常工作。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颗粒捕集器安装及拆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箱体、外筒、内筒,所述外筒固定设置于箱体内,内筒配合设置于所述外筒中,并在外筒圆周表面设置凹坑,内筒圆周表面抵靠于凹坑底面,在内筒中配合设置DPF载体,所述DPF载体与内筒之间设置减震垫,所述外筒前端固定设置第二多孔法兰,内筒前端固定设置第一多孔法兰,所述第一多孔法兰与第二多孔法兰之间设置石墨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后端口形成收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多孔法兰外侧表面焊接拉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前端开口处通过密封抱箍箍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多孔法兰、石墨垫片、第二多孔法兰三者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采用多孔法兰与石墨垫片密封,密封效果优秀,且能阻止DPF组件轴向移动;DPF组件内外筒采用数个凹坑固定,阻止其周向跳动;此结构拆装简单,牢固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DPF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DPF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密封抱箍1、DPF组件、箱体3、第一多孔法兰4、石墨垫片5、第二多孔法兰6、外筒7、内筒8、减震垫9、凹坑10、DPF载体11、拉手12、螺栓13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颗粒捕集器安装及拆卸结构,包括箱体3、外筒7、内筒8,所述外筒7固定设置于箱体3内,内筒8配合设置于所述外筒7中,并在外筒7圆周表面设置凹坑10,内筒8圆周表面抵靠于凹坑10底面,在内筒8中配合设置DPF载体11,所述DPF载体11与内筒8之间设置减震垫9,所述外筒7前端固定设置第二多孔法兰6,内筒8前端固定设置第一多孔法兰4,所述第一多孔法兰4与第二多孔法兰6之间设置石墨垫片5。
内筒8后端口形成收口,第一多孔法兰4外侧表面焊接拉手12,箱体3前端开口处通过密封抱箍1箍住,第一多孔法兰4、石墨垫片5、第二多孔法兰6三者通过螺栓13紧固连接。
本发明产品的组装过程如下:在产品组合安装之前,首先在外筒7上适当位置冲数个凹坑10,然后将第二多孔法兰6与外筒7焊接完成,再将第二多孔法兰6与外筒7一起焊接在箱体3上,实现固定连接。将DPF载体11表面包裹减震垫9,推入内筒8中,再将第一多孔法兰4与内筒8焊接在一起,然后将拉手12焊接在第一多孔法兰4上,形成DPF组件2。
在安装时,打开用于箱体3密封的密封抱箍1,将石墨垫片5放在第二多孔法兰6上,并孔对齐,将焊接有第一多孔法兰4的DPF组件2推入外筒7中,使内筒8紧贴凹坑10,第一多孔法兰4与石墨垫片5及第二多孔法兰6的孔依次对齐,然后用螺栓13拧紧。
在拆卸时,需将密封卡箍1拆掉,然后将螺栓13逐一拆掉之后,用专用工具取出DPF组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6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耳鼻内罩的呼吸面罩
- 下一篇:电子水准仪补光条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