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4593.1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6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宝胶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胶蘸胶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包括机体、承托板、熔胶装置、预熔胶装置、喷油装置、蘸胶装置、传输带、储胶箱、控制装置和电机,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在机体上端面后方位置,所述的熔胶装置安装在机体的上端右方位置,所述预熔胶装置安装在熔胶装置的上方,所述喷油装置、蘸胶装置均安装在承托板上,所述的喷油装置由第一上下进给装置、喷油板、油箱和第一滑道组成,所述的蘸胶装置由第二上下进给装置、前后进给装置、蘸胶板和第二滑道组成,所述机体的工作台上安装一传输带,所述的机体内安装有储胶箱,所述的机体内还安装有控制装置和电机。本发明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结构合理,一体化程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空心胶囊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胶囊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心胶囊由药用明胶加辅料精制而成的帽、体两节胶囊壳组成。主要用于盛装固体药物。如自制散剂、保健品、药剂等,为服用者解决了难入口、口感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良药不再苦口。
目前,空心胶囊的生产装置一体化程度较低,往往由多个生产装置完成生产,这样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药用明胶的熔胶处理、蘸胶处理等工序之间的过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空心胶囊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空心胶囊的熔胶蘸胶效率,提升生产装置的一体化、自动化水平,解决劳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胶囊生产设备中一体化程度较低,劳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熔胶蘸胶一体化装置,包括机体、承托板、熔胶装置、预熔胶装置、喷油装置、蘸胶装置、传输带、储胶箱、控制装置和电机,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在机体上端面后方位置,所述的熔胶装置安装在机体的上端右方位置,所述预熔胶装置安装在熔胶装置的上方,所述喷油装置、蘸胶装置均安装在承托板上,所述蘸胶装置位于喷油装置的左方,所述的喷油装置由第一上下进给装置、喷油板、油箱和第一滑道组成,所述的油箱和第一滑道固定安装在承托板上,所述第一上下进给装置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道上,所述的第一上下进给装置下方固定连接一喷油板,所述喷油板通过油管与油箱通油连接,所述的蘸胶装置由第二上下进给装置、前后进给装置、蘸胶板和第二滑道组成,所述的第二滑道固定安装在承托板上,所述的第二滑道上可滑动安装有第二上下进给装置,所述第二上下进给装置上安装前后进给装置,所述前后进给装置的下方固定连接一蘸胶板,所述机体的工作台上安装一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位于喷油装置和蘸胶装置的下方,所述的机体内安装有储胶箱,所述储胶箱上开设有进胶口和蘸胶口,所述进胶口位于熔胶装置的出胶口的正下方,所述的蘸胶口位于蘸胶装置的下方,所述的机体内还安装有控制装置和电机,所述的控制装置与第一上下进给装置、第二上下进给装置、前后进给装置及传输带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熔胶装置由熔胶环道、燃烧排、空气喷道、搅拌器和保温箱组成,所述的熔胶环道、燃烧排、空气喷道均为螺旋结构,所述的熔胶环道位于空气喷道之上,所述的燃烧排位于熔胶环道和空气喷道之间,所述的熔胶环道内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搅拌器,所述熔胶环道、燃烧排和空气喷道由保温箱包覆。
作为优选,所述的熔胶环道、燃烧排、空气喷道的螺距及环绕圈数均分别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熔胶装置与熔胶装置之间设置有启闭阀,所述的启闭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油板上安装有进油阀,所述的进油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的喷油板的下方设置有喷油头,所述喷油头上开设有若干喷油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箱上设置有可视油标。
作为优选,所述的蘸胶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蘸胶钢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带上固定等间距排列有夹盘,所述夹盘上固定夹装蘸胶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宝胶囊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宝胶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4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