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有机肥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44484.X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万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瑞华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60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有机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现有的水稻种植用有机肥料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口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并且现有技术中种植的水稻有的含有农药的残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在过多施用了化肥的土壤中,无机物含量猛增,有机物弱化,微量元素失衡,作物病虫害日趋严重,大量化肥随雨水淋溶汇入了地下水或流入湖泊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愈演愈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有机肥料,所述水稻有机肥料,营养物质全面,可以有效善土壤结构,增加水稻产量,且肥效持久,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稻有机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玉米秸秆12-20份;兔粪15-22份;牛粪13-17份;糠醛渣12-17份;豆粕13-21份;薯类秸秆12-20份;钾矿粉5-15份;发酵剂0.5-1.2份;微生物菌种3-7份;
所述的水稻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按配比将玉米秸秆、兔粪、糠醛渣、豆粕、牛粪放入加热室内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80±10℃,加热时间为30±10min,冷至室温;
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物料放入发酵室内,按配比加入发酵剂及微生物菌种,密封发酵,其中,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36-48h;
三、向步骤二得到的物料中按配比加入薯类秸秆及钾矿粉,搅拌均匀,得到水稻有机肥料。
优选地,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秸秆14-15份;兔粪18-19份;牛粪15-17份;糠醛渣13-15份;豆粕13-15份;薯类秸秆5-6份;钾矿粉8-10份;发酵剂1.9-1.1份;微生物菌种4-6份。
优选地,所述玉米秸秆、兔粪及牛粪的平均水含量为10-18%。
优选地,所述发酵剂由米曲霉、酵母菌、白地霉菌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种由甘蔗、甜菜、蜂蜜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加热温度为71-75℃,加热时间为34-37mi。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所述发酵温度为36-39℃,发酵时间为36-48h。
优选地,在步骤三之后,还包括步骤四、将所述水稻有机肥料粉碎,过40-80目筛,计量包装。
本发明中,所述水稻有机肥料,通过添加玉米秸秆、兔粪、糠醛渣、豆粕、牛粪、薯类秸秆、钾矿粉,并通过发酵剂发酵,可为多种农作物提供其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且养分释放持久缓和;添加薯类秸秆与钾矿粉,不仅可为植株生长提供大量的矿物质,且可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中酶、水分、通气和微生物活性也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菌种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提供了能源,通过外界添加的养分及土壤微生物从土壤中分解的养分,可为各类农作物提供较强肥力,且肥力持久,后效强劲;制备过程通过对玉米秸秆、兔粪、糠醛渣、豆粕、牛粪加热灭菌,可有效杀死内部虫卵、病菌,降低农作物农作的病虫害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有机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秸秆12-20份;兔粪15-22份;牛粪13-17份;糠醛渣12-17份;豆粕13-21份;薯类秸秆12-20份;钾矿粉5-15份;发酵剂0.5-1.2份;微生物菌种3-7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稻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按上述配比将玉米秸秆、兔粪、糠醛渣、豆粕、牛粪放入加热室内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80±10℃,加热时间为30±10min,冷至室温;
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物料放入发酵室内,按配比加入发酵剂及微生物菌种,密封发酵,其中,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36-48h;
三、向步骤二得到的物料中按配比加入薯类秸秆及钾矿粉,搅拌均匀,得到水稻有机肥料。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在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四,将所述水稻有机肥料粉碎,过40-80目筛即得。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瑞华,未经万瑞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4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