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43426.5 | 申请日: | 2015-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梅;王燕燕;孟祥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谐振器 加载 双开 枝节 陷波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是具有双陷波的超宽带滤波器。4个折叠结构的λ/4短路枝节实现了滤波器的超宽带特性,通过加载环形谐振器和双开路枝节谐振器实现双陷波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2002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3.1-10.6GHz频段用于商用通信,因此超宽带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FCC定义的商用范围内,超宽带信号可能受到诸如WiAX(3.5-GHz)、WLAN(5.15-5.825GHz)、RFID(6.8GHz)等信号的干扰。如何解决同频干扰成为超宽带研究重要内容,多频滤波器作为多频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器件之一,超宽带双频带通滤波器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设计思路,如多模谐振器(MMR)、过孔结构等,这写结构虽然能实现陷波的效果,但是这些结构的尺寸较大,陷波不可调。所以设计的滤波器陷波陡峭、尺寸紧凑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陷波陡峭、小尺寸、带有双陷波特性且陷波可调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可以降低WLAN信号对UWB信号的干扰,实现超宽带通信系统与窄带系统之间的协同通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包括4个折叠结构的λ/4短路枝节谐振器(101),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环形谐振器(103),两个输入输出端口(104),半波长微带线(105),介质基板(106),介质基板下的金属接地板(10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介质板表面的4个折叠结构的λ/4短路枝节谐振器(101),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环形谐振器(103),两个输入输出端口(104),半波长微带线(105)左右对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用4个折叠结构的λ/4短路枝节谐振器(101)来实现超宽带的特性。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通过调整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的长度来调节第一通带特性,通过调整环形谐振器(103)的长度来调节第二通带特性。
该发明滤波器相对于现有的滤波器具有以下的特性和优点:
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通带可调,带通特性可调。
环形谐振器(103)工作时,该滤波器工作在第一通带。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工作时,该滤波器工作在第二通带。
滤波器工作在第一通带时,环形谐振器(103)不工作并作为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一部分,通过调整环形谐振器(103)的枝节长度来引入源-负载耦合,改善第一通带选择性。
滤波器工作在第二通带时,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和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之间连接,形成抽头馈电,可以在通带两侧各引入一个传输零点,有效改善第二通带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实例的基本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实例的基本结构尺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实例的基本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实例的频率响应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了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陷波可调、通带可调。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4个折叠结构的λ/4短路枝节谐振器(101),双开路枝节谐振器(102),环形谐振器(103),两个输入输出端口(104),半波长微带线(105)采用铜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介质基板(106)是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为2.2的RT/Duorid5880,该介质基板的厚度为1.0mm,介质基板下的金属接地板(107)采用铜材料。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环形谐振器加载双开路枝节的双陷波带通滤波器,通过调节环形谐振器(103)的枝节长度来调整第一通带的中心频率和通带宽度,通过调节双开路枝节(102)的长度来调整第二通带的中心频率和通带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飞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