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入炉煤收缩度的配煤炼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43379.4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红;王元生;方红明;詹立志;薛改凤;陈鹏;鲍俊芳;宋子逵;任玉明;项茹;陈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入炉煤 收缩 炼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配煤炼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入炉煤收缩 度的配煤炼焦方法。
背景技术
入炉煤经过预热处理工艺降低水分至3%以下后,入炉煤的堆密度大 幅度提高,增加15%以上,最高可达30%以上,使得焦饼收缩下降明显。 同时,由于型煤的存在,装煤过程易产生偏析,炭化室不同部位的收缩 存在差异。若不采取调整措施,将会造成推焦困难,严重影响焦炉正常 生产、安全和长寿。而推焦顺利是焦炉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焦炉 安全和长寿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保证焦炉推焦顺利,必须控制合理的入 炉煤收缩度及科学的配煤方法。焦炉炭化室宽度的增加,结焦过程中结 焦时间的适宜延长,堆密度的降低等均有利于焦饼收缩的增加,促进炼 焦生产推焦顺利。但焦炉一旦建成投产,以上影响因素就已固定或只能 微调,影响不明显,而配煤结构调整非常灵活且其调整幅度较宽,因此, 调整配煤结构是优化入炉煤收缩度、保证焦饼顺利推出的首选方法。
一般认为,高收缩度炼焦煤的配入有利于焦饼收缩度的增大,但发 明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过量的配入高收缩度炼焦煤,会造成焦饼收缩 过大从而碎裂严重,也同样造成推焦困难;同时,由于高收缩炼焦煤煤 质偏差,过量配入也会造成焦炭质量劣化。传统的焦炭光学组织结构与 焦炭质量优劣的关系,在顶装湿煤炼焦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当炼 焦煤经过预热处理后,其规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继续利用传统的焦炭 光学组织结构与焦炭质量优劣的关系指导配煤炼焦,常常发生背道而驰 的效果,因此,亟需建立与预热处理炼焦煤炼焦工艺相适应的配煤炼焦 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入炉煤收缩度的配煤炼 焦方法,以为预热处理炼焦煤炼焦在生产中的顺利投产和推焦的顺利进 行,提供必要条件,最终炼得质量合格的焦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入炉煤的基准收缩率。
2)检测生产用各单种炼焦煤的收缩度x值,将收缩度x值最大的单 种炼焦煤确定为调节配合煤收缩度煤种,为后期焦饼收缩调整做准备。
3)改变调节配合煤收缩度煤种的配比,设置不同的配煤方案,且要 求每种配合煤中:Vdaf>35%炼焦煤的重量配比<55%,粗粒镶嵌结构比 例>62%焦煤的重量配比≥30%,胶质层厚度>28mm肥煤的重量配比≥8%, 调节配合煤收缩度煤种的重量配比≤55%。
4)将各单种炼焦煤粉碎,粒度控制为3mm(即粒度<3mm的质量百 分比在80±5%),按设置的配煤方案进行配煤。
5)调节水分和堆密度,控制配合煤实际全水与目标全水(该配合煤 拟需遵守的生产规程所要求的全水)误差在1%以内,以避免水分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调整配合煤装煤高度与生产装煤高度一致。
6)将设置的配合煤方案得到的配合煤样置于小焦炉炼焦,至950~ 1050℃焦饼成熟,控制实际温度与目标要求温度误差在±1℃。
7)取出焦块,量取所得焦块宽度,计算收缩率,如果所得焦块的收 缩率小于入炉煤的基准收缩率,则该配煤方案不满足要求;如果所得焦 块的收缩率大于或等于入炉煤的基准收缩率,则该配煤方案满足配煤炼 焦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入炉煤的基准收缩率的确定方法为以下三种之一:a、 以焦炉前期正常生产的收缩数据为基准收缩率;b、生产现场取焦炉入炉 煤样直接作为基准煤样,按步骤5)~7)进行小焦炉炼焦和测定所得焦 块收缩率作为基准收缩率;c、根据生产配比进行试验配煤,按步骤4) ~7)进行小焦炉炼焦和测定所得焦块收缩率作为基准收缩率,其中步骤 5)中的目标全水是指该基准煤样配煤炼焦所规定的目标全水。
进一步地,设置的不同配煤方案中,Vdaf>35%炼焦煤的重量配比为 30~48%,粗粒镶嵌结构比例>62%焦煤的重量配比为32~45%,胶质层厚 度>28mm肥煤的重量配比为10~17%。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配合煤收缩度煤种为收缩度在40mm以上的气 煤或1/3焦煤。
进一步地,所述气煤的重量配比为43~50%。
进一步地,所述1/3焦煤的重量配比为3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页岩/低阶煤干馏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热式炭化炉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