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藤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2066.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莫志贤;翁建霖;罗超华;林莹波;李婵;陈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5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钩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用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藤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钩藤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 效,是中医临床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常用药物。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中药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uchophylla(Miq.)Miq.ExHavil.、华钩藤U. sinensis(Oliv.)Havil.、大叶钩藤U.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hirsute Havil.、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钩藤 及其生物碱成分具有显著的降压、镇静、安眠、解痉等作用。现代临床使用钩藤制剂治疗高 血压、癲痫、血管性痴呆及毒品成瘾等疾病,疗效较好。
钩藤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钩藤碱,异钩藤碱,毛钩藤碱等活性生物碱。中药钩藤传统 的用药部位是带钩茎枝。现代研究表明,钩藤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生物碱,其钩藤碱,异钩 藤碱,毛钩藤碱的量与带钩茎枝相当,而大叶钩藤叶的生物碱含量远高于带钩茎枝。药理研 究也表明钩藤叶具有镇静、安眠、降压等与钩藤带钩茎枝相同的作用。此外,钩藤叶中还含 有多糖、多酚、黄酮类物质,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较好的保健 作用和营养价值。
钩藤叶资源丰富,采用现代制茶技术将其加工制成代用茶,可以使钩藤叶中的活 性成分和营养物质较容易浸出,充分地溶解在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病治病、营养、保 健的功效。钩藤叶茶充分利用中药资源,不仅丰富了代用茶的种类,而且具有极大的开发应 用前景。目前尚未见钩藤叶茶或以钩藤叶为主要原料的制品上市,也未见钩藤叶茶的制备 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钩藤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钩藤叶茶,所述的钩藤叶茶是以钩藤叶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加工制 成的一种代用茶。
一种根据所述的钩藤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清洗:将采摘的新鲜钩藤叶用水清洗;
(2)摊晾:将清洗干净的钩藤叶均匀平铺,在室温下或阳光下晾干至叶面无水;
(3)杀青:将晾干的钩藤叶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杀青15-30min;
(4)揉捻:将杀青的钩藤叶在室温下揉捻60-100min,或放入揉捻机中揉捻4-5次;
(5)发酵:将揉捻的钩藤叶放入发酵室或发酵机内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40℃,相对 湿度为70%-90%;外加酵母菌进行发酵,酵母菌添加量为钩藤叶重量比0.5-5%,恒温恒湿发 酵3-10天;控制发酵钩藤叶的含水量为40%-50%;
(6)干燥:将发酵后的钩藤叶进行通风干燥或烘干,当含水量低于10%时即制得成品钩 藤叶茶。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钩藤叶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华钩藤、毛钩藤和无柄果钩 藤。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钩藤叶为钩藤的嫩叶或成熟叶,钩藤叶的大小无特别限 定,可直接使用,也可使用通过粉碎机、破碎机、球磨机、制粉机剪断的物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钩藤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钩藤叶含有大量的活 性成分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钩藤叶茶,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镇 静安神,降压,止晕等功效,同时克服了钩藤叶的清涩气味,增加了茶特有的香气。钩藤叶茶 香气纯正,味道醇厚,属于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本发明采用 深度发酵的方法,使得钩藤叶中的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更加易于浸出,利于机体吸收,风味 更加清香甘醇,并且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例1
一种钩藤叶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清洗:将采摘的新鲜钩藤叶用水清洗;
2.摊晾:将清洗干净的钩藤叶均匀平铺,在室温下或阳光下晾干至叶面无水;
3.杀青:将晾干的钩藤叶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杀青30min;
4.揉捻:将杀青的钩藤叶在室温下揉捻70min,或放入揉捻机中揉捻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肝解郁保健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哈密瓜奶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