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2012.0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师;郝晓斌;杨建基;刘开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26/362;B41C1/18;B41N1/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版辊 制作工艺 压纹 内衬纸 激光雕刻 研磨 激光 传统加工工艺 激光雕刻机 生产周期 凹印制版 打磨处理 均匀涂抹 生产工序 生产效率 表面镀 研磨砂 镀铬 放入 挂胶 打磨 挤压 选材 雕刻 腐蚀 图案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凹印制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及其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材;(2)制辊;(3)磨中高;(4)激光直雕:将得到的版辊放入激光雕刻机内,按设计好的图案进行激光雕刻;(5)打磨:对激光雕刻后的版辊进行打磨处理;(6)研磨:在版辊的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研磨砂,进行挤压研磨;(7)镀铬:在版辊的表面镀一层铬,制得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本发明的制作工艺采用激光直接雕刻,相比传统加工工艺节省了试刀、挂胶、腐蚀等生产工序,使一支版辊生产周期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提高了现有压纹生产的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印制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内衬纸压纹技术主要以机械挤压、刻膜腐蚀为主,具有以下不足:1、机械挤压技术生产的图案类型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2、机械挤压在生产过程中调整挤压刀的压力比较难以掌握,通常情况下做一支版辊需要调整5-7次方能满足工艺需求,在调整过程中版辊边缘的10-30mm为试刀位,不能生产使用,而大部分客户要求有效压花面积到版边缘20mm左右,故机械挤压在生产过程中废品率比较高。
刻膜腐蚀有效的规避了机械挤压的问题及缺陷,但在生产过程中又衍生了新的问题,如刻膜腐蚀在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版辊的均匀性左中右的深度误差一般在10-20um,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采用激光直接雕刻,相比传统加工工艺节省了试刀、挂胶、腐蚀等生产工序,使一支版辊生产周期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提高了现有压纹生产的质量及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该版辊可用于内衬纸浅压纹印刷,印刷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选材:选取经过热处理的Cr2系列冷轧辊用钢作为辊体;
(2)制辊:将辊体进行粗加工处理;
(3)磨中高:采用前后左右可同时进刀的万能磨床将粗加工处理后的辊体进行磨中高,得到版辊;
(4)激光直雕:将得到的版辊放入激光雕刻机内,按设计好的图案进行激光雕刻;
(5)打磨:对激光雕刻后的版辊进行打磨处理;
(6)研磨:在版辊的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研磨砂,进行挤压研磨;
(7)镀铬:在版辊的表面镀一层铬,制得用于内衬纸浅压纹的版辊。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采用大功率的光纤激光雕刻,可持续输出稳定功率,在钢辊上直接雕刻,雕刻工艺全部采用数据化控制,雕刻版辊左、中、右深度误差可控制在±2um范围内。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采用激光直接雕刻,相比传统加工工艺节省了试刀、挂胶、腐蚀等生产工序,使一支版辊生产周期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提高了现有压纹生产的质量及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选取经过热处理的9Cr2Mo圆钢作为辊体,辊体的硬度为62-65HRC,热处理的条件为:淬火温度840-860℃,回火温度130-150℃。
本发明通过选取经过热处理的9Cr2Mo圆钢作为辊体,并控制其硬度为62-65HRC,热处理的条件为:淬火温度840-860℃,回火温度130-150℃,制得的版辊硬度高,同心度好,表面粗糙度小。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粗加工时,辊体的同心度控制在5-10μm,动平衡控制在10-30g,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0.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