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夹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1889.8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37/04 | 分类号: | B21D37/04;B29C33/30;F15B1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李玉州 |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夹紧装置,特别是在进行模具更换时能对模具进行快速装卸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现代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每种产品对应一副或由多副模具组成的成套模具。就同种产品而言,不同精度要求,也会采用不同的模具。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结构形状和尺寸精度也就越来越高,同类产品又具有多种型号、规格,对结构形状和精度要求均不同;同时,为适应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或个性化需求,在产品生产中将会更多地面对进行快速批量生产和变批量生产的组织形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模具的更换十分频繁。但生产中,模具在设备工作台上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螺栓固定,对模具的更换和调整需要对模具固定螺栓频繁的进行拧紧固定和松开,是一项十分繁琐和耗时耗力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在采用模具进行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一种模具的夹紧装置,方便快速地对模具进行安装固定和更换。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液压驱动活塞,为夹紧提供动力,所述活塞推动一个带斜面的滑块,所述滑块沿一垂直导向槽移动。通过所述滑块上的斜面再推动一个带斜面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又沿一斜导向槽移动,由于所述斜导向槽的作用,所述夹紧块沿斜导向槽的移动即可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两个运动,利用所述夹紧块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即可实现对模具的夹紧和松开功能。
为了实现夹紧块的双向移动达到对模具进行夹紧和松开,首先,为减少液压站与夹紧块之间连接液压管路的数量,驱动活塞采用弹簧复位的单作用单杆活塞油缸结构;其次,滑块与夹紧块之间的配合斜面采用横截面为燕尾型槽结构,该燕尾型槽的作用是将滑块的上下双向移动转化为夹紧块的左右、上下两个方向上的双向移动。
为提高夹紧装置的结构刚性,夹紧装置是由底座、侧板、压板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一个框型结构的单元,活塞安装在底座中,滑块和夹紧块安装在侧板内。使用时,根据模具尺寸的大小和总夹紧力的需求,先将数个所述夹紧装置单元预先安装在设备工作台上,夹紧装置底座与设备工作台通过螺栓相连接。所有夹紧装置采用并联形式,由具有保压和锁紧功能的液压站提供动力。
本发明替代现行模具安装中采用的螺栓固定方式,实现模具的快速安装和快速装卸,节省生产辅助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斜面进行夹紧,具有自锁功能;采用液压提供动力,夹紧力均匀稳定,并可根据模具所需压紧力的大小而无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去掉压板1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侧板2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夹紧块7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夹紧块7的俯视图;
图7为给本发明提供动力的液压站原理参考图。
其中:件1为压板、件2为侧板、件3为滑块、件4为活塞、件5为活塞盖板、件6为底座、件7为夹紧块、件8为圆柱销、件9为螺栓;序号10为侧板2上的垂直导槽、序号11为侧板2上的斜导槽、序号12为夹紧块上的导向凸台、序号13为底座与设备连接的U型槽,件21为液压泵、件22为二位二通常开型电磁换向阀、23为单向阀、件24为压力表、件25为溢流阀、件26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件27为液控单向阀、件28为压力继电器、件29为单作用单杆活塞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由底座6、活塞盖板5、活塞4、滑块3、侧板2、压板1、夹紧块7组成。其中,所述两个侧板2安装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压板1安装在所述侧板2上,由螺栓连接成一个框型结构的单元。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6上设计有活塞孔、进油口的螺纹孔L1和呼吸口螺纹L2,并在其底面设计有与设备工作台相连接的U型槽。所述活塞4安装在底座6上的活塞孔内,所述底座6兼作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活塞4、所述活塞盖板5和复位弹簧构成为一个单作用单杆活塞油缸,为夹紧和松开提供动力。
如图1和图2,所述活塞4与滑块3通过圆柱销8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米饭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农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