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支撑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38172.8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张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4 | 分类号: | H01M10/054;H01M10/058;H01M4/133;H01M2/16;H01M10/05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离子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自支撑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因此,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如何有效的开发并合理的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研究的重点。锂离子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及高电压平台而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动力能源等领域,然而,受其有限的资源、昂贵的成本和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限制,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持续发展。因而,寻求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池体系尤为重要。铝因其储量丰富及成本低廉,迅速的走进了研究者的视线。相对锂离子,铝离子可以转移三个电子,因此其比容量具有更大的潜力。同时,铝离子的半径小于锂离子的半径,更有利于离子在电极材料上的脱嵌,从而保持电极结构的完整,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然而,当前铝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尚不成熟,因此,优化铝离子电池结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电池成本并实现商业化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支撑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升铝离子电池性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支撑铝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无集流体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自支撑结构包括隔膜以及附着于所述隔膜上的导电碳材料。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选自非水电解液。
优选的,所述负极包括高纯度铝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正极不含导电剂及粘结剂。
优选的,所述导电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液包括铝离子电解质,例如可优选自含可自由移动Al3+的离子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液体包括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盐、1-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盐和1-乙基-3-甲基咪唑氯化盐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组合物,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铝离子电解质包括摩尔比为1.1~1.8的卤化铝与咪唑氯化盐。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包括具有离子通透性的聚丙烯微孔隔膜、聚乙烯微孔隔膜和玻璃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自支撑铝离子电池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隔膜,并将导电碳材料直接沉积于所述隔膜上,形成具有自支撑结构的正极;
提供负极,所述负极包括高纯度铝或铝合金;
提供含有可自由移动的Al3+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
将所述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组配形成自支撑铝离子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导电碳材料直接沉积于所述隔膜上而形成所述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在H2O<1ppm、O2<1ppm的环境中完成所述自支撑铝离子电池的封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结构中,正极中无需导电剂、粘结剂和集流体,大大降低了电池的重量,优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同时,利用导电碳材料与隔膜复合形成正极,因管状、片状或网状导电碳材料所具有的良好导电结构,为离子的嵌入脱嵌提供了快速的通道,并自身提供导电性,同时采用的隔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对电解质离子具有良好的透过性,耐腐蚀具有一定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又及利用含铝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其具有高电导率、宽电位窗口以及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总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提供的自支撑铝离子电池能极大减轻电池自身重量,且能显著提升铝离子电池的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可控、经济、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自支撑铝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自支撑铝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自支撑铝离子电池的库伦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