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防跌网的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8113.0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邱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行信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防跌网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防跌网的电梯,它包含一台电梯升降机(1)运行在电梯井(2)内;该电梯井(2)内设有两条钢质凹槽(3);该升降机(1)上设有两个底横销(11)和两个顶横销(12);该升降机(1)的下端与电梯井(2)的最底端之间设有一张可伸缩的下防跌网(4),该下防跌网(4)是由多条第一楼层档(7)来分档固定为梯级网状结构;该升降机(1)的上端与电梯井(2)的最上端之间设有一张可伸缩的上防跌网(5),该上防跌网(5)是由多条第二楼层档(10)来分档固定为梯级网状结构;两条细钢绳(6)分别穿运在对应侧的底横销(11)、底滑轮(8)、顶滑轮(9)和顶横销(12)之间,构成两个跟随升降机(1)同时升降的防跌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升降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防跌网的电梯。
背景技术
现在,高楼林立,电梯成了人们上下楼所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虽然电梯的故障率跟飞机一样很低,但是其使用的数量很大,而且在不断地增加,所以电梯出故障的新闻也就常见于媒体。再者,低头边看手机边走路的“低头族”随处可见,如果让“低头族”或反应能力较差的老人恰巧遇上所打开的楼层通往电梯之门时,而电梯升降机又不在该楼道的故障电梯,然后一脚踏入电梯井,悲剧就发生了。所以,如果在电梯升降机与楼层通井门的统一系统出现故障时,电梯升降机的上下方各设置一道用于阻挡乘客踏入电梯井的防跌网是亟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防跌网的电梯,在电梯升降机的上下部各设置一道防跌网,当电梯升降机与所打开的楼层通井门万一出现不对应时,由一道防跌网来阻挡乘客踏入电梯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收拉窗帘的原理,在电梯升降机的上下部各设置一道比电梯所运行的高度少一层长度的防跌网,然后通过滑轮和细钢绳分别连接在电梯井底部与升降机底部、升降机顶部与电梯井顶部之间,随着电梯升降机的上下运行,该两道防跌网时刻用来阻挡在升降机上下部与楼层通往电梯井的防护工作。即:
一种设有防跌网的电梯,包含一台电梯升降机1运行在电梯井2内,该电梯井2两旁的壁面上各设有一条用于给第一楼层档7和第二楼层档10活动的钢质凹槽3,该凹槽3为对向而嵌置在电梯井2的壁面内;该升降机1进门面侧的最底端设有两个底横销11、最顶端设有两个顶横销12,该底横销11和顶横销12都延伸到两旁的凹槽3内并随升降机1一起运作;该升降机1的下端与电梯井2的最底端之间设有一张可伸缩的下防跌网4,该升降机1的上端与电梯井2的最上端之间设有一张可伸缩的上防跌网5;两条细钢绳6分别穿运在对应侧的底横销11、底滑轮8、顶滑轮9和顶横销12之间;每条细钢绳6都是先固定在升降机1的底横销11上,随后固定住下防跌网4的最上端,往下再穿在多条第一楼层档7两旁的穿线孔内,然后穿过底滑轮8,又从背面绕到顶滑轮9上,接着又穿在多条第二楼层档10两旁的穿线孔内,继又固定在上防跌网5的最下端,最后固定在升降机1的顶横销12上,最后构成两个跟随升降机1同时升降的防跌网结构;其特征是:该下防跌网4与上防跌网5上都设置为具有荧光反射效果的红白间隔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和结构可知,当电梯升降机1向上运作时,该升降机1的底部也就拉着下防跌网4往上拉,然后用来阻挡在升降机1底下与楼层通往电梯井2的所有通道之间,同时,升降机1的顶部也就推着第二楼层档10把上防跌网5推向电梯井2的顶端;当电梯升降机1向下运作时,升降机1的顶部也就拉着上防跌网5往下拉,然后用来阻挡在升降机1顶部与楼层通往电梯井2的所有通道之间,同时,随着升降机1的向下运作,升降机1的底部也在推着下防跌网4向电梯井2的底部压缩;正因为在升降机1的上下部同时有了上防跌网5和下防跌网4的“跟踪”防护作用,所以,不管电梯升降机1是在上行、或下行、或停留在电梯井2的中间,无论打开某一层的楼层通往电梯井2的门后都有防跌网来阻挡或有升降机1的恭候,从而起到了阻挡“低头族”或老人踏入因故障而打开的电梯门,于是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可见,本发明具有阻止乘客踏入电梯机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行信,未经邱行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梯门
- 下一篇: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