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五金件全方位精度检测分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36270.8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续继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亿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五金件 全方位 精度 检测 分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五金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五金件全方位精度检测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五金件普遍运用在电子、钟表、航空等行业。根据现在工业工艺的发展,对精密五金件需求的种类、型号和数量也越来越大,对其外表面尺寸参数和表面完美度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工业五金件在产品的表面缺陷检测、几何尺寸测量、产品分类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精度指标,在很多工业场合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控制的严格要求,需要对生产线上的不合格品及时剔除,以免质量不过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对于精密五金件的生产企业来说,对产品的表面有无氧化、脏污、划伤、压伤、烧伤、镀层不良等现象;有无丝印不良及喷油不良;冲孔无堵孔、偏位、披锋、毛刺等现象;螺钉孔无堵孔、偏位、披锋、毛刺毛边等现象;是否符合样品或技术规格要求;是否与相应物件配合良好;以及产品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表面缺陷的检测工序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占用了较大的人力、场地和资金资源。现有的用于精密五金件检测的装置,检测精度不高,不能对各种缺陷的五金件进行有效的检测分类,导致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五金件全方位精度检测分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五金件全方位精度检测分类装置,包括检测箱和控制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面设有入箱口,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面设有出箱口,所述检测箱与入箱口和出箱口相邻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缺陷件通道管,并且每个缺陷件通道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缺陷件通道管的底部通过锁套固定连接有布袋,所述检测箱的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全自动视觉引导驱动器,并且每个全自动视觉引导驱动器均通过驱动杆固定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检测箱的上侧内壁设置有高清摄像机,所述高清摄像机的两侧的检测箱内壁上均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检测箱与设置在其上表面的控制箱固定相连,所述控制箱的一侧面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扬声器,所述显示屏的另一侧设有控制键盘。
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箱内的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标准样品模块和实际对比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高清摄像机电性相连,所述高清摄像机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箱内的A/D转化模块分别与视觉检测子系统内的外表面检测单元、冲孔检测单元和规格检测单元电性相连,所述视觉检测子系统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门和全自动视觉引导驱动器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控制键盘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显示屏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四输出端与扬声器电性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五输出端与照明灯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的外侧设有传送带,并且传送带贯穿检测箱,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两个支撑腿,并且每个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减震胶垫。
优选的,所述外表面检测单元包括氧化程度检测模块、脏污程度检测模块、划伤程度检测模块、压伤程度检测模块、烧伤程度检测模块、镀层程度检测模块、丝印程度检测模块和喷油程度检测模块,并且氧化程度检测模块、脏污程度检测模块、划伤程度检测模块、压伤程度检测模块、烧伤程度检测模块、镀层程度检测模块、丝印程度检测模块和喷油程度检测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内的标准样品模块和实际对比模块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冲孔检测单元包括堵孔程度检测模块、偏位程度检测模块、披锋程度检测模块、毛刺程度检测模块和毛边程度检测模块,并且堵孔程度检测模块、偏位程度检测模块、披锋程度检测模块、毛刺程度检测模块和毛边程度检测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内的标准样品模块和实际对比模块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规格检测单元包括尺寸检测模块和外观形状检测模块,并且尺寸检测模块和外观形状检测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内的标准样品模块和实际对比模块电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亿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亿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6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