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晃动的摩托车油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5993.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钰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5/00 | 分类号: | B62J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77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晃动 摩托车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油箱领域,特别涉及防晃动的摩托车油箱。
背景技术
摩托车油箱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燃料,由于摩托车本身的结构及使用场合,决定了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较大的振动,振动不可避免的会传递到油箱,如果油箱的振动较大,则会对摩托车的行驶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油箱用于储存燃料,如果振动过大会使燃料产生爆燃或者泄露的可能,使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在行车过程中,当油箱内油量较少时,燃油在油箱内会出现强烈的晃动,燃油晃动会使摩托车行驶稳定性降低;并且在高温天气,燃油撞击油箱还容易出现火花引燃燃油的安全事故;同时晃动的燃油还容易进入油箱盖,出现燃油泄露问题。
为此,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4477292A公开了一种防晃动防挥发泄露摩托车油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包括盖座和盖板,盖座中部具有与加油口间隙配合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筒状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油气分离滤芯,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孔;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箱体内的阻油板。该专利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阻流板,使得在油箱中油量较少时,燃油在油箱内的晃动会因阻流板的阻挡作用而大大的减缓,从而能避免燃油剧烈晃动导致行车稳定性变差的问题,也能避免因燃油剧烈冲击导致的燃油燃烧危险问题。
然而,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专利中采用阻流板对油箱内的燃油进行阻隔,从而防止油箱内油量较少的时候,出现晃动的现象,然而,该阻流板不能调节高低,当油量与阻流板的距离比较大时,阻流板起到的防晃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晃动的摩托车油箱,使得阻流板可以根据油量的多少进行自动调节,从而起到阻隔作用,防晃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础方案:防晃动的摩托车油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顶部设置有加油口,箱体内两侧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对称设置,滑槽的上端与箱体的上端面有间距,滑槽的下端与箱体的底面有间距,两个滑槽之间设有阻流板,阻流板上面开设有通油孔。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可以上下升降的阻流板,对油箱内的燃油进行阻隔,从而保证油量比较少的时候,燃油晃动小,避免出现燃油晃动从而导致的燃烧现象,增加了油箱的安全性。其中箱体内设置阻流板,主要利用油箱内燃油的浮力,阻流板通过浮力漂浮在燃油液面上,可以根据燃油量的变化,阻流板的自动调整高度,阻隔效果好。而阻流板上面开设有通油孔,主要便于灌入燃油。当油箱内灌满油的时候,燃油会通过通油孔而到达箱体底部,这样阻流板会随着燃油而上浮,将加油口堵住,为此,滑槽与箱体的上下端有一定距离,使阻流板与加油口不接触,保证了加油的顺畅性。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一:阻流板下端面设有凸起,增大了燃油与阻流板的接触面积,阻隔效果好。
针对优化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二:阻流板为波浪形,不仅防止燃油上下晃动,而且防止燃油水平晃动,防晃效果更好。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三:滑槽的上端与箱体的上端面间距为30~80mm,便于使阻流板与箱体之间有间距,避免阻流板堵住加油口,使得加油不顺畅。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四:滑槽的下端与箱体的底面间距为30~80mm,避免阻流板与箱体底部相贴合,进入箱体内的燃油重力作用压着阻流板,使阻流板无法漂浮起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箱体1,箱盖2,加油口3,滑槽4,阻流板5,通油孔6,凸起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防晃动的摩托车油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顶部设置有加油口3,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箱体1内两侧设有滑槽4,两个滑槽4对称设置,滑槽4的上端与箱体1的上端面间距为30mm,滑槽4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面间距为30mm,两个滑槽4之间设有阻流板5,阻流板5上面开设有通油孔6,便于阻流板5随着燃油而漂浮,从而对燃油起到阻隔作用,使其晃动的程度降低。阻流板5下端面设有凸起7,且凸起7均匀间隔排列,凸起7的端部为圆弧形,便于增大燃油与阻流板5之间的接触面积,阻隔效果更好。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滑槽4的上端与箱体1的上端面间距为50mm,滑槽4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面间距为50mm,阻流板5为波浪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钰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钰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5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采摘车
- 下一篇:增压式摩托车暖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