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家绿茶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35758.9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恒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客家 绿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客家绿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目前,客家绿茶的制作工艺也有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但都是在一口锅中制作,产品容易产生焦糊味和生气味。虽然市场上也有电炒锅和滚筒炒干锅,但是其加工性能不够稳定,制作出来的产品外形、色香味差异大,价值高低悬殊,原料浪费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客家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采用机械制作为主,人工制作为辅的工艺技术,制作出的产品外形、色香味差异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客家绿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采摘工序,采摘方式是利用手工单芽弹摘,摘取鲜叶要求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叶色要求绿色或深绿色,叶质要求鲜叶叶质柔软;
萎凋工序,将鲜叶摊放于萎凋机上,摊放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分为有附着水和无附着水两种,有附着水的萎凋时间为5~8h,无附着水的萎凋时间为3~5h,萎凋过程中利用用鼓风机增加风速;
杀青工序,取萎凋后的萎凋叶2~3斤,投入倾斜的杀青滚筒里,杀青滚筒出口处安装有鼓风机吹走焦糊叶和杂物;杀青滚筒的进口处温度为150℃~200℃,出口处的锅温120℃~150℃,滚筒转速为55r/min,萎凋叶从进口到出口的时间为2min,杀青后叶色暗绿,叶片、颈梗柔软,有粘性手感,青草气消失,清香产生;
揉捻工序,输入扁形炒干机的槽内,扁形炒干机温度设置为120℃~150℃,转速为110r/min,叶温升至40℃时,加轻棒2min理条,起棒1min后,加重棒1.5min,压扁成形,等待机体温度降至75℃~80℃,当揉捻达到嫩叶成条率达85%以上,粗老叶成条率达60%以上,细胞破损率达到45~65%时为揉捻适度,将成形的茶摊凉备用;
干燥工序,用炒锅分三次炒干,锅口倾斜度为23~25度;单锅投入量为12~18斤,转速为18~22r/min,一炒温度50℃~80℃,时间3~5min,二炒温度30℃~50℃,时间2~3min,三炒温度180℃~200℃,时间1~1.5min;
成茶工序,用扁形炒干机再次翻炒,翻炒温度为200℃~230℃,时间8~10min,摊凉后制成成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恒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恒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5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高效微波茶叶杀青机
- 下一篇:一种养生麻油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