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5261.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强;周淑楠;胡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83/04;C08L23/08;C08L1/28;C08K5/134;C08K5/526;F16L9/12;B29C48/9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余培养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刮擦 pe 复合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管材制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由普通聚乙烯材料成型的均质聚乙烯管主体,均质聚乙烯管主体表面增加一层交联聚乙烯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保护层厚度为均质聚乙烯管主体壁厚的10~15%。本发明制得的新型抗刮擦PE复合管复合效果好,交联聚乙烯保护层与均质聚乙烯管主体较好地复合成一体,避免了非开挖施工时内管与外管的剥离脱落现象的发生,加工性能优异,工艺难度系数相对较低,生产效率高,而且通过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产品合格率高,提升了产品质量,外层交联聚乙烯保护层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提高管道的整体抗刮擦性能,使用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广泛应用于给水、燃气、排污、矿山、化工、电力等非开挖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非开挖铺设以及无砂铺设的快速发展,PE管道以其优异的柔韧性成为非开挖和无砂铺设管道的首选。然而,施工过程中人为的拖拽引起的刮伤以及周围环境例如石头等尖锐物体顶住管材外表面造成的点载荷,都会形成应力集中区而产生银纹,银纹可进一步增长发展成裂纹而导致管道破坏。因此提高管道外表面的抗刮擦性能非常重要,可避免管道留下划痕而埋下安全隐患。
国内外针对PE管材抗刮擦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最为普遍的是超韧PE100-RC材料(己烯-乙烯共聚的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的开发,目前主要的PE100-RC材料包括道达尔石化的XRC20B XSC50 Orange和北欧化工的HS3490-LS-H。济南长虹则有超高分子量超韧增强聚乙烯管道等。这类产品抗刮擦性能提升有限,且产品造价普遍较高,不易大范围推广。另外,在PE管表面复合聚丙烯(PP)防护层,外层PP可一定程度上阻止管道损伤以及内层PE的裂纹。但外层PP低温脆性大,与内层PE有明显分层现象,在非开挖铺设时因拖拽易造成移位、脱落等,而起不到保护层的作用,且其连接时需要剥层熔接,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刮擦、抗蠕变且连接方便的抗刮擦PE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用于给水、燃气、排污、矿山、化工、电力等非开挖铺设领域。
所述的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包括由普通聚乙烯材料成型的均质聚乙烯管主体,其特征在于均质聚乙烯管主体表面增加一层交联聚乙烯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保护层厚度为均质聚乙烯管主体壁厚的10~15%。
所述的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聚乙烯管主体的强度为PE100级材料或者PE80级材料。
所述的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保护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交联聚乙烯90~100份 硅酮类外润滑添加剂0.05~0.2份
遥爪型亲水基团聚合物添加剂0.1~0.5 份 抗氧剂1010 0.1~0.5份
抗氧剂168 0.1~0.5份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6份。
所述的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保护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交联聚乙烯92~98份 硅酮类外润滑添加剂0.08~0.16份
遥爪型亲水基团聚合物添加剂0.2~0.4份 抗氧剂1010 0.2~0.4份
抗氧剂168 0.2~0.4份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5份。
所述的一种抗刮擦PE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保护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
交联聚乙烯95份 硅酮类外润滑添加剂0.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