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4216.X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钢;蒲涛;张晓冬;刘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天馈口 天线 端口 连接 关系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逐一通过天线端口接收基站发送的定位信号,并通过天线内设置的智能馈电单元和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获取所述定位信号,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智能馈电单元和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一一对应;
根据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智能馈电单元与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定位接收到所述定位信号的天线端口;
将接收到所述定位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和/或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为二进制启闭键控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天线与各远端控制单元一一对应,则所述天线的标识信息为该天线内的远端控制单元控制板的序列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逐一通过天线端口接收基站发送的定位信号,并通过天线内设置的智能馈电单元和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获取所述定位信号,包括:
逐一通过天线端口接收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
通过天线内设置的智能馈电单元将所述测试信号进行信号分离,以获取定位信号;
将分离后的定位信号向对应连接的远端控制单元端口传输。
5.一种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基站天馈口向对应连接的天线端口发送定位信号,并记录所述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
接收通过天线端口返回的所述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的标识信息;
根据记录的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天线的标识信息和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确定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的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基站天馈口向对应连接的天线端口发送定位信号,并记录所述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基站天馈口向对应连接的天线端口发送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中携带有所述定位信号,并记录所述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为二进制启闭键控信号。
8.一种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逐一通过天线端口接收基站发送的定位信号,并通过天线内设置的智能馈电单元和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获取所述定位信号,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智能馈电单元和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一一对应;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智能馈电单元与远端控制单元的端口,定位接收到所述定位信号的天线端口;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所述定位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和/或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为二进制启闭键控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天线与各远端控制单元一一对应,则所述天线的标识信息为该天线内的远端控制单元控制板的序列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逐一通过天线端口接收基站发送的测试信号;
分离单元,用于通过天线内设置的智能馈电单元将所述测试信号进行信号分离,以获取定位信号;
传输单元,用于将分离后的定位信号向对应连接的远端控制单元端口传输。
12.一种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连接关系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基站天馈口向对应连接的天线端口发送定位信号,并记录所述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天线端口返回的所述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的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天线的标识信息和天线端口的标识信息,确定基站天馈口与天线端口的连接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基站天馈口向对应连接的天线端口发送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中携带有所述定位信号,并记录所述基站天馈口的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2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