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锯边机的板材移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3814.5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宿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锯边机 板材 移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锯边机的板材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朝着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发展方向前进。对于板材加工,也 不例外。
自动锯边机在板材加工领域应用广泛。普通的自动锯边机一般包括长边锯边机构和短边 锯边机构。无论是长边锯边机构还是短边锯边机构,板材在锯边过程中,需要一个输送装置 来完成输送。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一般采用输送辊机构来运送板材。输送辊机构由多个 不停自转的输送辊以相互接力的形式将板材输送至目的地。此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在输 送板材过程中,板材无法固定,易位移,导致最终锯边不符合要求;而且,多个输送辊在不 停的自转,当板材移走不处于输送辊上时,输送辊的转动就会使用电量增大,运行成本无形 中增大。当然,板材在输送辊机构上运动时,无法固定,易发生位移,导致最终成品板材的 尺寸精度不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板材运输路线长、动力耗损大的缺陷,提供 一种锯边机的板材移动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锯边机的板材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板材的第一承载平台、第二承载平台 以及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承载平台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作前进或后退运动;所述第二承载平 台处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中间;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作升降运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升高至 最高点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上表面高度;所第一承载平台下降至最低点时 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上表面高度;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还设有压板机 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动力部件和压板装置;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压板装置均固定在所述 第二承载平台上;所述动力部件带动所述压板装置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包括两根托杆和升降装置;所述两根托杆分别处于第二 承载平台沿前进方向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为顶杆向上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托杆固定在 所述第二气缸的顶杆上;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托杆作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两侧的托杆相互平行;所述托杆为金属材质制成的托板。
优选的,所述托杆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气缸上。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为直线导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在所述直线导轨上作前进后退 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为托板;所托板为木质托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装置包括基座、齿轮、弧形臂;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托板的端部; 所述齿轮与所述基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弧形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齿轮上,另一端固定有 压杆;所述弧形臂向所述托板前进方向延伸;所述弧形臂的弧口向上。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杆表面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 齿;所述顶杆与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接触;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托板前期方向运动带动所述 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压杆与所述弧形臂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沿其前进方向的一端为受料端,另一端为进给端;所述受 料端与所述进给端均固定有两个压板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第一承载平台与第二承载平台的垂直配合,使锯边机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2.由于金属材质的托杆以及木质的托板,使托杆在接收板材时,板材收到的阻力小, 板材被托板运送并被砂轮锯切割时板材受到的阻力大,从而做到在每个环境做到动力最节 约的目的;
3.压板机构更加使板材在被切割时不发生位移,以满足最终成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4.压板机构结构简单,且在托板上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压板机构,即使运行中有压板 机构失灵,也不会影响其他压板机构的正常运行,且维修简单方便;
5.在托板两端均设置两个压板机构,四个压板机构对板材的四点压紧,使压板效果更 好更稳;
6.在托板端部设置对齐挡板,实现对多块板材的自动对齐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锯边机的移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承载平台与第二承载平台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板机构与第二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宿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宿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