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氧化硅薄膜的低功耗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3546.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峰;刘东青;张朝阳;郑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氧化硅 薄膜 功耗 存储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室温下制备的、以低聚集密度的二氧化 硅薄膜为阻变层的低功耗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变存储器(RRAM)由简单的三明治结构(MIM)金属/阻变层/金属构成,由于其具有 较快的开关速度、较大的集成密度、较长的保持时间、多值存储的潜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 深入的研究。阻变存储器基本原理在于,阻变材料层的电阻在外加电压的激励下可在高阻态 (“OFF”状态)和低阻态(“ON”状态)之间实现可逆转换,从而实现数据存储功能。其中, 当施加在器件顶电极的电压从0V扫描到SET电压时,电阻会发生突变,从原来的高阻态转 变到低阻态。继续施加电压从负向扫描到RESET电压时,阻变存储器的阻值又会发生突变, 从低阻态回到高阻态,完成一个循环。SET电压、RESET电压和RESET电流决定着器件的 功耗。
阻变存储器的SET电压、RESET电压和RESET电流与所用阻变材料及材料制备工艺密 切相关,目前研究的阻变材料主要包括钙钛矿类氧化物、有机材料、硫族固态电解质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这些阻变材料虽然在特定制备工艺下都可具有较好的阻变特性,但是制 备工艺过程中常用的高温处理,增加了能耗,并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而且其操作电压和操 作电流较高,从而使得器件的功耗也较高。
采用二氧化硅作为阻变材料,具有诸多优势。如二氧化硅介电常数较低,使得基于二氧 化硅的阻变存储器具有较高的读写速度;二氧化硅制备方法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二氧化 硅和传统CMOS工艺完全兼容,广泛用于各种集成电路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二氧化硅作为 阻变层的阻变存储器在国内外均有报道,虽然其阻变特性较好,但仍存在制备温度高、不利 于与其他工艺兼容以及功耗高的问题。ChristinaSchindler等人的文献,Bipolarandunipolar resistiveswitchinginCu-DopedSiO2,为降低SET电压和RESET电流,通过在二氧化硅薄膜 中掺杂微量的Cu,以更利于导电细丝的形成和断开。该阻变存储器的SET电压约0.9V,RESET 电压约-0.15V,掺Cu的SiO2薄膜需要在610℃制备。张丽杰等人的中国公开专利 (CN101562229A),为降低阻变存储器的功耗,通过在二氧化硅中引入硅制备SiOx(0.5≤x <2)阻变薄膜,达到引入缺陷从而利于导电细丝在较低操作电压下形成、降低功耗的目的。 该阻变薄膜的制备温度约300℃,该器件的SET电压约1V。虽然这些制备的基于二氧化硅的 阻变存储器有较好的阻变特性,但是其阻变层制备温度高、阻变存储器操作电压高,仍存在 能耗高、制备工艺难以兼容以及功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温度低、操作电压低的 基于二氧化硅薄膜为阻变层的低功耗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二氧化硅薄膜的低功耗阻变存储器,由衬底、Ti粘附层、底电极、阻变层和顶 电极依次叠加构成,所述阻变层为疏松结构的二氧化硅薄膜,
上述的阻变存储器,优选的,在20℃、1atm时,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疏松结构的折射率为 1.28~1.36。聚集密度p(聚集密度是指薄膜中总空隙体积与薄膜总体积的比值)与薄膜折射 率n的关系为:
n=pns+(1-p)nv
其中ns为薄膜固体部分的折射率,nv是薄膜孔隙部分的折射率。由于孔隙的折射率通常 小于薄膜本体材料,所以聚集密度越大,薄膜就越致密,折射率也就较高;而聚集密度越小, 薄膜越疏松,折射率也就越低。因此,可通过薄膜折射率的大小来判断某种成分薄膜的微观 疏松程度。
上述的阻变存储器,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nm~40nm。
上述的阻变存储器,优选的,所述衬底是硅通过氧化后表面生成SiO2氧化层的硅片,其 中SiO2氧化层的厚度为200nm~400nm;所述顶电极为点状金属Ag薄膜,厚度为50nm~ 200nm;所述底电极为Pt电极,厚度为100nm~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垂直磁化的磁电阻随机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