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纳不同步长接口延时的并行计算分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33325.X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杰;穆清;周飞;陆振纲;于鸿洋;张磊;徐树文;彭红英;张星;王祥旭;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纳 不同 步长 接口 延时 并行 计算 方法 | ||
1.一种吸纳不同步长接口延时的并行计算分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确定并入子网的戴维南等值电路的传输线端口方程;
步骤2:传输线解耦的不同步长仿真;
步骤3:对子网I和子网II采用预置的仿真步长离散化;
步骤4:对离散化的仿真步长进行仿真;
所述步骤1包括:
电压和电流的时域分析函数如下:
式中:V+表示传输线上的入射波电压,V-表示传输线上的反射波电压;V+和I+波形相位一致,增益为V-和I-波形相位一致,增益为x表示传输线上任意一点;t表示当前时刻;v表示行波速度;I+、I-分别表示传输线上的入射波电流和反射波电流、C0、L0分别表示线路电容和电感;
忽略研究传输线内的波过程,研究在端口边界的传输线,得到式(2)表示的传输线端口处的戴维南等值电路:
式中:V-表示传输线上的反射波电压;I是流出端口的电流,V是端口处的电压;式(2)表示传输线端口处的戴维南等值电路;Z0表示传输线的阻抗;
所述传输线端口方程如下所示:
把式(2)表示的戴维南等值电路并入子网,求出端口电压VA和VB后,就能通过传输线端口方程求出下一仿真步长的输入戴维南等值电路;VA-、VB-分别表示从对端端口A和B而来的反射波;VA+、VB+分别表示从对端端口A和B而来的入射波;iA、iB分别表示端口的A和B的电流;n表示端口包含的节点个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计算分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传输线解耦以后被分为子网I和II,两个子网通过传输线L连接在一起;传输线端口在子网I中等效为戴维南等值电路,其电压源为2Uf,其阻抗为ZL,在子网II中等效为戴维南等值电路,其电压源为2Us,其阻抗为ZL;
假设子网I是快速网络,子网II是慢速网络,通过传输线解耦的延迟时间为慢速子网的仿真步长;子网I和子网II按照并入接口的戴维南等值电路,建立状态空间表示的状态方程式如下:
而传输线端口的电压传递关系为:
式中,Uf+表示子网I传输线的反射电压波,Us+表示子网II传输线的反射电压波,Uf-表示子网I传输线的入射电压波,Us-表示子网II传输线的入射电压波;Xs'表示子网II中的状态变量,包括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和控制器中的积分变量;As表示子网II中的网络状态矩阵,Bs和Ds都是系数矩阵;Us是子网I的输入变量,其中Usint表示子网I内部的注入源,其中Bsint表示Bs矩阵中与Usint相对应的系数矩阵;Cs表示子网II的电容对角矩阵;Xf'表示子网I中的状态变量,包括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和控制器中的积分变量;Af表示子网I中的网络状态矩阵,Bf和Df均为系数矩阵;Uf是子网I的输入变量,其中Ufint表示子网I内部的注入源,Bfint表示Bf矩阵中与Ufint相对应的系数矩阵,Dfint表示Df矩阵中与Ufint相对应的系数矩阵,Cf表示子网I的电容对角矩阵;Xf为子网I中的状态变量,Xs为子网I中的状态变量;BsT和Dsint为子网I自身的状态空间表示的参数矩阵,DsT为传输线两端电压源的关系,为1或者-1;BfT为子网I自身的状态空间表示的参数矩阵,DfT为传输线两端电压源的关系,为1或者-1;t表示当前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3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