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蓝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2069.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樊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益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丽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镜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紫外线会伤害人的眼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可见光中的蓝光也会对眼镜造成伤害。蓝光是可见光的波长最接近紫外线的,其波长范围在400~500nm之间,在人眼感官中呈蓝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电脑、手机、电视等各种电子产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的荧屏会发出的大量的不规则的短波蓝光,它会直接穿透角膜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接着让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产生黄斑病变,挤压收缩晶状体,造成近视甚至导致黄斑区病变。长久接触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病变,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视力模糊,严重的还会导致黄斑变性、青光眼等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波长400~455nm的蓝光是有害的,会伤害人的视网膜;而波长465~495nm的蓝光为有益蓝光,是可见光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瞳孔收缩,帮助眼睛正常显示物体的颜色。
目前市场上的防蓝光镜片在吸收有害蓝光的同时也过反射或者吸收掉了有益蓝光,导致物体颜色的显示失真。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在吸收有害蓝光的同时能透过有益蓝光的镜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蓝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该镜片能在区别吸收有害蓝光,而保证有益蓝光的高透过率,且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防蓝光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的树脂基片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蓝光吸收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的蓝光吸收剂为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混合物;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I)所示;其中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3:2。
其中R1、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H、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苯基。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参考文献Chem.Eur.J.2012,18,13188-13194。
化合物B可以用直接湖蓝与丙烯酸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
优选地,所述的树脂基片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高分子聚合物95~98%、蓝光吸收剂0.05~2.50%、紫外线吸收剂0.98~2.98%。
优选地,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1、紫外线吸收剂UV-41、紫外线吸收剂UV-49、紫外线吸收剂UV-75、紫外线吸收剂UV-928、紫外线吸收剂UV-328、紫外线吸收剂UV-329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一种防蓝光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原料高分子聚合物、蓝光吸收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搅拌直至各原料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均匀后的原料加热熔化,然后注入到生产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可。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选用了化合物A和B作为复合蓝光吸收剂,化合物A和B中均含有大π键,两种化合物混合后会起到协同作用,有着更好的蓝光吸收性能。
(2)本发明得到的防蓝光镜片能阻挡99%以上的紫外线,且有着优异的防蓝光性能,波长在400~455nm的蓝光的透过率逐渐从2.8%逐渐升至78%,而465~495nm波长的有益蓝光的透过率均在78%以上,最高可见光透过率高于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原料高分子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蓝光吸收剂(摩尔比A:B=1:2)和紫外线吸收剂(质量比UV-31:UV-329=1:1)混合,搅拌直至各原料混合均匀;其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高分子聚合物98%、蓝光吸收剂0.1%、紫外线吸收剂1.9%。化合物A中的R1、R2和R3分别为H、甲基、异丙基。
(2)将上述混合均匀后的原料加热熔化,然后注入到生产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得光学镜片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益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益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2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加工棒料输送接料装置
- 下一篇:盲孔齿轮车加工用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