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琼花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0226.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飚;张莉;李良俊;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琼花离体 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方法,具体为一种琼花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琼花(Viburnummacrocephalumf.keteleeri),为五福花科(原忍冬科)荚蒾属半常绿灌木,花型奇特,果实鲜红,树形优美,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扬州市市花和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琼花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管理较粗放,花果繁盛。因其耐荫可作为乔、灌、草结合的林下灌木;其果实成熟后色彩红艳,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可作为诱鸟树种;奇异的花型、洁白的花色、浓郁的芳香,可作为优良的观赏树种。既适宜庭园绿化、美化、香化,也可作切花材料,各具特色。因此,琼花是满足城市植物群落和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景观多样性等多种需求的理想植物材料之一。
然而,琼花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生殖障碍,种子休眠严重,不易萌发,人工大田扦插成活率极低,自然和人工繁殖都极其困难,导致目前绿化苗木市场琼花种源稀缺,价格昂贵,限制了琼花在各地的普及。
琼花传统繁殖方法可分为分株、扦插、播种繁殖,但分株只有在成年大苗基部萌蘖时才能进行,且3~4年分一次,繁殖系数很低;扦插繁殖时生根较困难,成活率低,须借助全光雾苗床和激素处理;播种繁殖因其种子萌发具有双重休眠现象,即需1~2年层积沙藏才能发芽,发芽周期长,且播种的实生苗童期较长,6~8年才开花,不利于大规模快繁应用。快速繁殖成为制约琼花应用的瓶颈问题,为此,建立高效的琼花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琼花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繁殖材料的选择
选取琼花成年植株上腋芽作为繁殖材料。
(2)繁殖材料的消毒
取剪好的材料,自来水流水冲洗2h后,用毛刷、洗衣粉将表面清洗干净,用70%(体积浓度)的酒精表面消毒30s,0.1%(质量浓度)吐温浸泡振荡冲洗20~30min,0.3%(质量浓度)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
(3)培养基配制、灭菌
培养基配制:
琼花茎尖启动培养最佳初始培养基为:MS+BA1.0+ZT8.0+NAA0.2;
(配置一升的茎尖启动培养基——MS(培养基):Ⅰ50ml,Ⅱ5ml,Ⅲ5ml,Ⅳ5ml;BA(6-苄氨基嘌呤):10ml;ZT(玉米素):80ml;NAA(萘乙酸):2ml;定容至1L)琼花丛生芽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1.0+ZT15;
(配置一升的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培养基):Ⅰ50ml,Ⅱ5ml,Ⅲ5ml,Ⅳ5ml;BA(6-苄氨基嘌呤):10ml;ZT(玉米素):150ml;定容至1L)
琼花叶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BA0.5+NAA2.0+2,4-D0.5~1.0;
(配置一升的叶片愈伤组织培养基——MS(培养基):Ⅰ50ml,Ⅱ5ml,Ⅲ5ml,Ⅳ5ml;BA(6-苄氨基嘌呤):5ml;NAA(萘乙酸):20ml;2,4-D(2,4-二氯苯氧乙酸):5~10ml;定容至1L)
琼花试管苗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8.0;
(配置一升的根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Ⅰ50ml,Ⅱ5ml,Ⅲ5ml,Ⅳ5ml;NAA(萘乙酸):80ml;定容至1L)
每种培养基加20g/L蔗糖,琼脂粉6.8g/L,pH6.0~6.2,121℃高温高压灭菌18min,培养基温度25℃±2℃,光照12h/d,光照度约2000lx。
(4)接种、培养,包括琼花试管苗的培育、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培养和生根培养;
将腋芽种到启动培养基MS上,在接种过程中,琼花外植体的切口处一般都会迅速褐变,从而污染培养基,通过将外植体浸入无菌水进行切取,在启动培养基中增加0.5%Vc,增加转接培养基的次数可以大大减少褐变污染。
经过40d生长后,将丛生芽苗剪成带节小苗,转接入丛生芽分化培养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在琼花芽继代培养过程中,将多余的叶片剪成1cm×0.5cm左右长方块,接种于琼花叶片愈伤组织培养基。
待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移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
(5)驯化移栽
将达到移栽标准的生根试管苗移入温室,打开瓶口炼苗2~3d,取出洗净培养基,移栽在装有腐殖质土+硅石(体积比2:1)的基质中,前2~3周每天喷水3~4次,之后适量浇水,培养50~60d即可移栽入大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