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9865.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常群;张立禹;战磊;薛冰洋;何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汽车座椅 侧翼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是由旋转手柄或手轮、闸线、左推板、右推板,左固定支架、右固定支架和拉簧构成,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以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下左翼和下右翼,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均设有滑槽,左推板和右推板分别穿设在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的滑槽中,左推板的上端与左固定支架之间钩挂有拉簧,右推板的上端与右固定支架之间也钩挂有拉簧,闸线的芯线一端与旋转手柄或手轮连接,闸线的另一端具有两根芯线,两根芯线分别与左推板和右推板的上端连接,闸线的皮线固定在座椅靠背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有利于座椅的轻量化,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制造业的进步,人们对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有的汽车座椅靠背两侧分别有侧翼包裹人体,但大部分侧翼都是固定不可调节,当不同体型的乘客乘坐时,身材魁梧的人不易进入两侧翼之间或包裹太紧,造成不适感;身材消瘦的人来讲包裹时产生较大的空隙,急转弯时会发生碰撞。目前汽车座椅侧翼调节方式有电动调节和气动调节两种,如中国专利【公告号103738205A】公开一种电动的侧翼调节机构,通过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侧翼宽度的变化。上述实施能够实现侧翼的调节,但是电动和气动的调节方式由于电机和气泵的重量大、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实施和经济性的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
本发明是由旋转手柄或手轮、闸线、左推板、右推板,左固定支架、右固定支架和拉簧构成,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以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下左翼和下右翼,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均设有滑槽,左推板和右推板分别穿设在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的滑槽中,左推板的上端与左固定支架之间钩挂有拉簧,右推板的上端与右固定支架之间也钩挂有拉簧,闸线的芯线一端与旋转手柄或手轮连接,闸线的另一端具有两根芯线,两根芯线分别与左推板和右推板的上端连接,闸线的皮线固定在座椅靠背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当转动旋转手柄或手轮收紧闸线时,闸线的芯线拉动左推板和右推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侧翼宽度的减小;当转动旋转手柄或手轮放松闸线时,左推板和右推板在拉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设计位置,侧翼宽度回到初始值即最大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有利于座椅的轻量化,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推板和右推板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推板、固定支架和拉簧组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由旋转手柄或手轮1、闸线2、左推板3、右推板4,左固定支架5、右固定支架6和拉簧7构成,左固定支架5和右固定支架6以固定板8分别固定在座椅靠背10的下左翼和下右翼,左固定支架5和右固定支架6均设有滑槽9,左推板3和右推板4分别穿设在左固定支架5和右固定支架6的滑槽9中,左推板3的上端与左固定支架5之间钩挂有拉簧7,右推板4的上端与右固定支架6之间也钩挂有拉簧7,闸线2的芯线一端与旋转手柄或手轮1连接,闸线2的另一端具有两根芯线,两根芯线分别与左推板3和右推板4的上端连接,闸线2的皮线固定在座椅靠背10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当转动旋转手柄或手轮1收紧闸线2时,闸线2的芯线拉动左推板3和右推板4向内侧转动,实现侧翼宽度的减小;当转动旋转手柄或手轮1放松闸线2时,左推板3和右推板4在拉簧7的作用下回到初始设计位置,侧翼宽度回到初始值即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9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共模的BBU和RRU间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充电桩预约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