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毛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29363.8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殷旭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联陆机械有限公司九龙坡区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32;B24C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江涛 |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毛刺能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尤其是泵体、箱体或阀体等 内部孔道相交处的翻边和毛刺,如不清理干净,将在液压下脱落,非 常容易将流道表面划伤,并在接口位置堆积堵死流道口,造成相关部 件的失效,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现有的去翻边和毛刺方法为在流 道加工完成后,在主流道用钻头和绞刀将加工分流道时产生的翻边和 毛刺清理,但容易将主流道的翻边和毛刺重新填入分流道,用工具不 易清理,容易造成残留并可能伤及流道,尤其是交叉孔的位置工具无 法到达,根本不能进行清除,或者清理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消除交叉孔毛刺的去 毛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毛刺装置,包括介质筒和去毛刺夹具,所述介质筒内装有 介质,所述介质筒和去毛刺夹具之间设有气泵,所述去毛刺夹具包括 夹具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与夹具本体的一侧连接固定,在所述夹具 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均与介质筒连接 贯通,另一端均螺接有一个保护套体,每个所述通气孔与介质筒之间 均设有一个电磁阀,每个所述电磁阀均与控制终端连接,每个所述保 护套体与介质筒之间均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对应位置的保护套 体连接并与通气孔贯通。
采用以上结构,把保护套体固定在夹具本体上,并使保护套体伸 入被加工的工件中,把介质筒和通气孔连接上,再用出气管连接到保 护套体上,并使出气管与对应位置的通气孔贯通,操作时,气泵产生 的气压把介质从介质筒送出,由控制终端给对应的电磁阀发出开启或 关闭的指令,混杂着介质的气流经受指令打开的电磁阀由对应位置的 通气孔和保护套体进入工件内对应位置的流道中,介质在流道内运 动,对交叉孔处的毛刺进行反复的冲击,以此来消除交叉孔处的毛刺, 并能够对工件内部进行抛丸处理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体积小, 成本较低。
为了保证工件各个流道之间的畅通,提高介质的利用率,作为优 选,在所述夹具本体的上端面上沿轴向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四个通气 孔,四个所述通气孔的下端从左往右分别螺接有第一保护套体、第二 保护套体、第三保护套体和第四保护套体,每个所述保护套体的中部 均设有第一排气通孔,相邻两个所述保护套体上的第一排气通孔的孔 口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套体、第二保护套体和第三保护套体 的上部各设有一个第二排气通孔,在所述第四保护套体的上部设有第 三排气通孔,四个所述保护套体的下部均设有第四排气通孔,所述第 一排气通孔、第二排气通孔、第三排气通孔和第四排气通孔均与对应 保护套体上的通气孔连接贯通。
结合产品的流道结构,为了使介质的流动更顺畅,提高除毛刺的 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保护套体上的第二排气通孔为三通孔,所 述第一保护套体和第三保护套体上的第二排气通孔为二通孔,三个所 述第二排气通孔为等高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排气通孔均有一侧的 孔口为相对设置。
为了充分回收介质,减少介质的残留,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保护 套体上第一排气通孔的一侧孔口、第四保护套体上第三排气通孔的一 侧孔口以及四个第四排气通孔的两端孔口均连接有出气管,每个所述 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与介质筒连接。
为了清理流道中的残留介质,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不再使介质进 入流道,同时为了便于操作,作为优选,在所述介质筒和气泵之间还 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终端连接。
为了更好地达到去毛刺的效果,同时保证对流道不造成损伤,作 为优选,所述所述介质为若干个钢丸,每个所述钢丸的直径为 0.1~0.8mm。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介质在气压作用下,对工件内交叉孔处的 毛刺进行冲击,以达到去除毛刺的目的,同时对工件内部加工面可以 进行抛丸处理,并且实现了介质流转的密闭性,同时提高了介质的利 用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去毛刺夹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毛刺夹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联陆机械有限公司九龙坡区分公司,未经重庆联陆机械有限公司九龙坡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9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