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密级配面层混凝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2932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波;刘国威;吴永津;杨刚;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 地址: | 2009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密级 面层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密级配面层混凝土。
背景技术
钢渣作为炼钢工业产生的废渣,生产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0%-15%,是冶炼行业的主要 固体副产物,其严峻的综合利用形势使各国对钢渣资源化利用空前重视,因此,研究钢渣 的特性,开发新的综合利用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复合材料,在路面材料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国内外的学 者也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耐疲劳性等多方面 开展了研究。在钢渣沥青混凝土研究中,钢渣膨胀性的问题成为研究者的难题。由于炼钢 出渣时间缩短,投入的石灰过量,钢渣含有极易膨胀的游离氧化钙、自由氧化镁以及多种 氧化物和矿物质,具有与硅酸盐相似的物化成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电解水化作用 后,因而使钢渣具有不稳定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在钢渣应用前进行稳定化处理,例 如自然陈化、蒸气加压等,控制钢渣中游离钙的含量,才能进行规模化应用。
另外,由于钢渣的表面多孔结构,在应用钢渣制备沥青混凝土粗、细集料时会使沥青 混凝土用油量上升,从而增加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成本。
由于钢渣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存在以上两项问题,均增加了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成本,因 此,在我国虽然有诸多钢渣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标准与规范,但实际应用中均为实验性路 段,并未开展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沥青密级配面层混凝土,用于克服 现有技术中钢渣大规模利用存在的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密级配面层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石料和沥青,所述沥青的 质量为所述石料的质量的4~5wt%;
所述石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粗集料49~53重量份
细集料42~47重量份
矿粉4~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粗集料为石灰石,且所述石灰石包括两种规格,其中一种石灰石的公称 粒径大于等于9.5mm且小于13.2mm,另一种石灰石的公称粒径大于等于4.75mm且小于 9.5mm。
优选地,公称粒径大于等于9.5mm且小于13.2mm的石灰石的含量为24~26重量份。
优选地,公称粒径大于等于4.75mm且小于9.5mm的石灰石的含量为25~27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细集料包括50~100wt%的钢渣,0~50wt%的石灰石。
优选地,所述细集料的公称粒径小于4.75mm。
优选地,所述细集料中公称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的含量为80~100wt%。
优选地,所述矿粉为钢渣矿粉,所述矿粉的公称粒径小于4.75mm,所述矿粉中公称粒 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的含量为80~100wt%。
优选地,所述钢渣及钢渣矿粉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在5wt%以下。
本发明中所述沥青为SBS改性沥青。
更为具体地,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的SBS改性沥青符合JTGF40-2004标准。
更为具体地,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的SBS改性沥青为上述标准中的I-D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如上述所述混凝土的方法,为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在 170~180℃下混合,然后加入沥青混合。
本发明中细集料中的钢渣为转炉滚筒钢渣。
所述矿粉为将转炉滚筒钢渣中通过制砂整形处理后形成的颗粒。所述的制砂整形处理 依次包括第一次筛分、磁选、整形破碎和第二次筛分的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述所述混凝土在路面施工领域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9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隔热的建筑板材
- 下一篇:一种水泥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