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29058.9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3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娟 |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仓 导热工质 导热介质 散热立管 导热 螺旋叶片 余热利用 干燥仓 仓体 热管 物料干燥过程 烘干过程 物料干燥 物料冷却 卸料装置 预热物料 干燥段 冷却段 湿物料 预热段 散热 烘干 换热 结块 内腔 冷却 节能 释放 优化 | ||
1.一种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其特征在于: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由外壳(1),内仓(2),卸料装置(3),导热介质(6)和导热工质(5)组成;
所述的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的外观形状是圆柱状,其两端是锥状;
所述的内仓(2)的内部分为预热段(15),干燥段(13),冷却段(12);
所述的外壳(1)分别安装在内仓(2)的预热段(15)、干燥段(13)、冷却段(12)的上面;
所述的内仓(2)的预热段(15)和冷却段(12)外面的外壳(1)上面有热能进口(8)和热能出口(16);
内仓(2)的预热段(15)外面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是密封不漏气的,内仓(2)在外力的作用下,内仓(2)的预热段(15)的内仓(2)可以旋转运动的,内仓(2)的预热段(15)外面的外壳(1)是固定不动的;
内仓(2)的冷却段(12)外面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是密封不漏气的;内仓(2)在外力的作用下,内仓(2)的冷却段(12)的内仓(2)可以旋转运动的;内仓(2)的冷却段(12)外面的外壳(1)是固定不动的;
所述的内仓(2)的预热段(15)和冷却段(12)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里灌装有导热介质(6);
所述的内仓(2)的干燥段(13)外面的外壳(1)上面设有 热能进口(8)和热能出口(16);内仓(2)的干燥段(13)外面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是固定密封的;内仓(2)在外力的作用下,内仓(2)的干燥段(13)的内仓(2)和外壳(1)可以固定在一起旋转运动的;
所述的内仓(2)的干燥段(13)为热管换热设计;干燥段(13)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里灌装有导热工质(5);
所述的内仓(2)由仓体(9)、散热立管(4)和螺旋叶片(11)组成;
所述的内仓(2)两端的进出料口(10)上面安装着卸料装置(3);卸料装置(3)是闭风器,或者是阀门;
所述的散热立管(4)的管是两端开口透气的金属管;散热立管(4)是光管,或者是管上有翅片的;
所述的散热立管(4)的两端和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内腔是贯通透气的;
所述的散热立管(4)的两端插在仓体(9)上的对应孔口内,散热立管(4)和仓体(9)的结合部位牢固不透气;
所述的散热立管(4)和散热立管(4)的管间距为40—300mm;
所述的螺旋叶片(11)焊接固定在仓体(9)上;螺旋叶片(11)可以对物料进行搅拌、出料;
所述的螺旋叶片(11)的数量是1—6条;
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进行物料烘干工作时的烘干流程如下:
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是通过热水,或者蒸汽,或者是热空气导热介质来给内仓(2)干燥段(13)的外壳(1)直接加热;
二、内仓(2)干燥段(13)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内腔里灌装的导热工质(5)受到加热装置的热能直接加热汽化;导热工质(5)携带的热能通过仓体(9)及散热立管(4)给物料直接进行导热、加热;连续不停的导热加热达到干燥物料供热的效果;
三、干燥后的高温物料在内仓(2)冷却段(12)通过内仓(2)的仓体(9)及散热立管(4)给冷却段(12)的外壳(1)和内仓(2)之间的导热介质(6)直接进行加热;
四、吸收物料冷却释放出的热能的导热介质(6)由钢管连接通过内仓(2)预热段(15)的外壳(1)的热能进口(8)进入外壳(1 )和内仓(2)之间内腔;导热介质(6)携带的热能通过内仓(2)预热段(15)的仓体(9)及散热立管(4)给物料直接进行预热、导热、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其特征在于: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的外径是800—3500mm,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的长度是1000—30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余热利用的热管干燥仓,其特征在于:内仓(2)的预热段(15)的长度是内仓(2)长度的5—20% ,内仓(2)的干燥段(13)的长度是内仓(2)长度的60—90% ,内仓(2)的冷却段(12)的长度是内仓(2)长度的5—2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娟,未经张海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90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仪瓶盖检测剔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络筒机专用槽筒电机轴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