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8998.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远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钓 钓钩 弹射 装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钓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垂钓作为一项休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传统的垂钓设备只有简单的钓竿和钓线,在换饵、取鱼、取虾时必须依靠人工接触操作,操作不方便,而且效率低,并且受此限制,不能实现远程垂钓。本申请人2014年3月13号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410091174.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换饵取鱼取虾的垂钓设备”,为远程垂钓的实现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技术方案。但是,其中并没有提出关于钓钩弹射的结构,其钓钩的抛出距离受限,尤其不利于海钓或者宽阔水域的施展。申请人想到设计一种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用于远程控制钓钩抛出,这就需要设计这种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用于抛出钓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结构简单的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包括长条形的弹片,在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有托块,在所述托块上开有敞口朝上的凹陷部,所述托块远离弹片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板状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伸出弹片对应端的边缘。
所述凹陷部呈沿弹片长度方向布置的长圆形凹槽。
在所述凹陷部的前部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由托块前部向上延伸形成。
所述托块通过螺钉与弹片固定。
在所述弹片远离托块的一端开有两个圆孔。
采用上述结构,在弹片的一端固定托块,在托块上开设凹槽,并在托块远离弹片的一端设置板状的阻挡部,从而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的垂钓钓钩弹射装置的抛饵组件。遮挡部和长圆形的凹陷部有效地避免了弹片弯折蓄能的过程中钓钩坠子从托块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旋转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如下:弹片1、圆孔1a、托块2、凹陷部2a、阻挡部2b和遮挡部2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长条形的弹片1,在所述弹片1的一端固定有托块2,在所述托块2上开有敞口朝上的凹陷部2a,所述托块2远离弹片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板状的阻挡部2b,所述阻挡部2b伸出弹片1对应端的边缘。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凹陷部2a呈沿弹片1长度方向布置的长圆形凹槽。在所述凹陷部2a的前部设有遮挡部2c,所述遮挡部2c由托块2前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托块2通过螺钉与弹片1固定。在所述弹片1远离托块2的一端开有两个圆孔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远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远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8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