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PAE造纸湿强剂中氯丙醇的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7824.8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邱琼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D21H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pae 造纸 湿强剂中氯 丙醇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化学品领域,设计一种降低PAE造纸湿强剂中氯丙醇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PAE造纸湿强剂是一种在中性条件下固化的湿强剂,相比于传统的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它具有不释放甲醛、白度高、高增湿性能等优点,但也存在产品中氯丙醇残留量过高的弊端。目前国内产品有机氯含量一般为1%-6%,其中绝大部分为氯丙醇,远远高出国际化学品有机氯含量的要求。但是,国内的湿强剂生产研究主要聚焦于湿强性能方面,比如CN103981760A,CN101302731A,专门针对产品残留有机氯的研究微乎其微。据调查,国外造纸湿强剂中有机氯的降低方法主要以后期处理为主,比如离子交换法(US6376578B1、US6342580B1)、生物处理法(US2003/0205345A1)、物理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存在降低湿强性能、增加工艺流程、产品损耗等缺点。
湿强剂中残留氯丙醇主要来自环氧氯丙烷水解的副产物,以1,3-二氯-2-丙醇(1,3-DCP)为主,以及2,3-二氯丙醇(2,3-DCP)、3-氯-丙醇(3-CDP)。这些氯丙醇残留物具有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可以诱发肝脏的良性肿瘤、肾小管腺癌和肾小管癌急,能损伤神经元细胞,抑制精子活性等。
本专利主要是通过产品后期添加亲核试剂,易于操作,简单高效,即可达到降低残留氯丙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湿强剂中有机氯残留量过高问题,设计一种降低PAE造纸湿强剂中氯丙醇的新技术。
本发明的方法主要步骤:取市售PAE造纸湿强剂,保证其pH值小于6.0;加入亲核试剂,升温至30-60℃,保温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源即可。
步骤中所述的亲核试剂选用硫酸钠、硫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硫化钠、硫化钾、硫氢化钠、硫氢化钾、硫氰酸钠、硫氰酸钾、胺基硫脲、乙酰硫脲、磺原酸乙酯单钾盐、三硫代碳酸钠、硫代乙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中所述的亲核试剂添加量为0.001-0.1mol/kg绝干PAE造纸湿强剂。
步骤中所述的保温温度为30-60℃,时长为5min-24h。
产品中环氧氯丙烷主要水解反应为:
步骤中反应主要为亲核取代反应,环氧氯丙烷水解产生的氯丙醇被亲核试剂取代,其反应机理主要为SN1和SN2,一般表示如下:
SN1反应机理
SN2反应机理
SN1反应机理是分步进行,氯丙醇先解离为碳正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去基团,再与亲核试剂结合;SN2反应机理是同步进行,亲核试剂从氯丙醇离去基团氯原子的背面与它相连的碳原子进攻,并形成较弱的键,同时氯原子与碳原子连接的键逐渐减弱,经此过渡态后,碳原子与离去基团氯原子之间的键断裂,与亲核试剂之间的键开始形成。
步骤中所述的亲核试剂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
影响PAE造纸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去除效果主要为试剂的亲核性。在SN1反应中,试剂的亲核性作用不大,因为决定反应速率的关键是氯丙醇的解离。在SN2反应中,反应是一步反应,试剂亲核性越强,成键越快,氯丙醇的去除效果越好。
本发明最大的特色在于产品后期加入亲核试剂,公开一种降低PAE造纸湿强剂中氯丙醇的新技术。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便捷,高效快速,基本不影响原产品各方面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取市场上三种PAE造纸湿强剂,分别编号为PAE01、PAE02和PAE03,并测其固含量、pH值和粘度,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三种造纸湿强剂的理化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造纸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造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7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