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7729.8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石照耀;于渤;林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砂轮 磨削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属于齿轮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基于G.Wener磨削力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首先,根据蜗杆状砂轮磨齿过程中,接触点处珩磨轮和工件的几何形状和速度关系,建立一个近似模型;其次,以近似模型为基础建立切屑模型,计算出磨削过程中速度、磨削厚度和当量直径;最后,以近似模型为基础,建立间齿珩磨磨削力模型。这种磨削力模型适用于蜗杆砂轮磨齿和间齿珩齿加工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采用蜗杆状砂轮的磨齿加工中的磨削力,包括蜗杆砂轮磨齿和间齿珩齿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将磨齿过程近似成外圆磨过程,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填补了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属于齿轮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磨削机理的研究可以有效的解决磨削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磨削机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磨削参数、磨削力、磨削温度、砂轮磨损、砂轮修整、磨削液和磨削加工零件的表面完整性等。根据磨削参数和砂轮与工件的特征,可以建立磨削力模型。磨削功率则是建立在磨削力和磨削参数基础之上,功率消耗中的一部分能力转化为热量,便可建立磨削温度模型,磨削温度模型可以预测磨削烧伤现象,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对工件有害的磨削烧伤。通过磨削力的监测,可以有效的了解砂轮磨损情况,预测砂轮修整周期。对磨削过程建模,也可以得到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20世纪70年代G.Wener研究了材料对磨削力的影响,建立了磨削力经验模型,用于计算平面磨和外圆磨过程的磨削力。G.Wener磨削力模型为后来各种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齿轮磨削是一种复杂的磨削过程,其砂轮和工件并不是简单的圆柱或平面,同时,在磨削加工中,砂轮和工件上接触点的运动关系是实时变化的,因此很难建立其磨削力模型。BogdanW.Kruszynski等人针对Niles方法进行研究,Niles方法是Niles公司提出的一种齿轮展成磨加工方法,他们根据Niles方法中砂轮形状以及砂轮和工件的位置关系,建立切屑模型,从而建立简单的力学模型。E.Brinksmeier等人利用近似模型研究珩齿加工过程,根据实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速度建立近似模型,再针对近似模型建立磨削力模型。蜗杆状砂轮的形状更为复杂,为了更好的研究蜗杆状砂轮磨齿加工方法,有必要对蜗杆状砂轮磨齿过程的磨削力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研究蜗杆状砂轮磨齿加工方法,有必要对蜗杆状砂轮磨齿过程的机理进行研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蜗杆状砂轮磨齿的磨削力模型,首先,根据蜗杆状砂轮磨齿过程中,接触点处珩磨轮和工件的几何形状和速度关系,建立一个近似模型;其次,以近似模型为基础建立切屑模型,计算出磨削过程中速度、磨削厚度和当量直径;最后,以近似模型为基础,建立间齿珩磨磨削力模型。这种磨削力模型适用于蜗杆砂轮磨齿和间齿珩齿加工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S1.建立磨齿过程近似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7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列车动力组份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补偿厄利效应的电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