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编织竹帘的线夹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25480.7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肖武君;唐理想;曹爱芳;朱华国;刘剑;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编织 竹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宣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编织竹帘的线夹。
背景技术
宣纸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等特点,享有 “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宣纸的生产工艺包括浸泡、灰 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贴烘等工序,其中水捞是指用捞纸竹帘 将纸浆槽内的纸浆捞起,在捞纸竹帘的表面成型形成纸张的操作。由于 捞纸竹帘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因此其损耗严重,需要不断的更换捞纸 竹帘,目前还没有快速编织竹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编织竹帘的线夹,其在编织竹帘 时,经线不会从线夹上脱落,提高竹帘的编织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编织竹帘的线夹,其特征在于:线夹为弧形板构成,弧形 板上设置有用于卷绕经线的卡口,卡口由弧形板的一端边部沿弧形板的 弧长方向向其本体内开设。
进一步的方案为:弧形板的另一端向其本体内开设空缺部;空缺部 为半圆形;线夹为竹制材料构成。
通过将线夹设置成由弧形板构成以及在弧形板的另一端设置空缺 部,这样卷绕在第一、二线夹上的经线不容易松弛脱落,避免对竹帘的 编织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编织竹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图4为第一、二线夹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编织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发明采取的方案如图1、2、3、4、5所示,一种竹帘编织装置, 包括用于编织竹帘的编织架和布置经线的布线装置,编织架包括水平布 置的编织杆11,编织杆11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一、二编织面11a、 11b,第一、二编织面11a、11b呈倒V形布置,布线装置为沿编织杆11 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布线单元构成,布线单元包括用于对同一组的第 一、二经线分别进行卷绕收纳和交错绕制的第一、二线夹131、132,第 一、二线夹131、132分置于第一、二编织面11a、11b的交接线的两侧, 编织好的竹帘21沿第一编织面11a顺延布置。
采用上述编织装置编织竹帘的方法为:将编织好的竹帘21沿第一 编织面11a顺延布置,第一、二经线在第一、二编织面11a、11b交接 处进行交错绕制,在第一、二经线绕制好的夹口内插入新的竹篾,新的 竹篾插入后将第一、二线夹131、132的位置进行调换实现对竹篾的编 织固定,编织好的竹帘21沿第一编织面11a向下移动,然后再插入新 的竹篾进行编织。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竹帘编织装置,其在编织竹帘时,交换第一、 二线夹131、132即可快速的实现交错绕制第一、二经线,实现对竹篾 的快速编织,从而提高竹帘的编织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为,第一、二线夹131、132为弧形板构成,弧形板 上设置有用于卷绕经线的卡口13a,卡口13a由弧形板的一端边部沿弧 形板的弧长方向向其本体内开设。弧形板的另一端向其本体内开设空缺 部13b。由于第一、二线夹131、132在调换位置时需要将第一、二线夹 131、132进行翻转,因此经线容易从第一、二线夹131、132上脱落。 通过将第一、二线夹131、132设置成由弧形板构成以及在弧形板的另 一端设置空缺部13b,这样卷绕在第一、二线夹131、132上的经线不容 易松弛脱落,避免对竹帘的编织产生影响。
更为详细的方案为:空缺部13b为半圆形,第一、二线夹131、132 为竹制材料构成,编织杆11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方形,编织杆11固定在 立状布置的支撑杆12的上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 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5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建筑木料虫蛀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木多层板弯背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