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菌棒扎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3831.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起;孙明军;胡辰璐;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菌棒扎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菌棒扎孔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香菇是我国的食用菌类特产之一,因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自古人们就有采食的习惯,被视为山珍。目前,香菇多采用袋料栽培技术,香菇的袋料栽培技术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及管理方便等优点,已被农村广泛采用。
由于香菇菌丝是一种好气性菌丝,在缺氧的条件下,菌丝的发育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香菇菌棒的栽培袋是由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制成,因而在香菇菌丝培养过程需通过及时打孔破袋来解决菌棒内补氧问题。以往,香菇菌棒采取把铁钉固定在木板上手工进行打孔的方式完成,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均一性差,无论是孔眼的大小和布局,还是刺入菌棒内的深度都难以一致,影响后续菌丝的生长;其次,手工打孔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人工打孔难免会伤到手或身体。现有也有一些姑场采用扎孔机进行打孔,但是这种扎孔机体积大,重量大,占用空间较大,成本高,并不适用于家庭化小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菌棒扎孔机,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打孔均匀性好,打孔深度一致,生产效率高,并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适用于家庭化小规模生产的需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活动连接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轮体和下轮体,在上轮体和下轮体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扎孔钉,在下轮体一侧的机架上设有电动机和减速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下轮体相连,在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的机架上设有过料通道。
所述过料通道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圆管,两圆管设置于上轮体和下轮体的两侧。
所述两圆管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两圆管向下倾斜的角度α为6°。
所述两圆管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两圆管的前端向下倾斜的角度β为30°。
所述上轮体和下轮体外周面上的扎孔钉分为左右两组,两组扎孔钉为交错设置。
所述上轮体通过两平行设置的支架与机架相连,两支架的一端与上轮体活动连接,两支架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两支架与机架之间分别设有斜板,每个斜板的下端与机架固连,调整螺栓穿过斜板上端、支架后与螺母相连,在调整螺栓头部与斜板上端之间的调整螺栓上套接有弹性件。
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底座,在底座上设有行走轮。
所述两圆管的一端向外延伸。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时,将香菇菌棒沿着过料通道送入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由于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下轮体转动,下轮体外周面上布设的扎孔钉扎入香菇菌棒并带动其向前移动,从而完成香菇菌棒上表面的打孔作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香菇菌棒的推动,上轮体也一起转动,并且上轮体外圆周面上的布设的扎孔钉也扎入香菇菌棒,从而完成香菇菌棒下表面的打孔作业。
2、过料通道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圆管,两圆管设置于上轮体和下轮体的两侧,两圆管向下倾斜设置。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香菇菌棒沿着过料通道向前移动。两圆管向下倾斜的角度α为6°。
3、两圆管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从而有利于完成打孔作业的香菇菌棒落料。两圆管的前端向下倾斜的角度β为30°。
4、上轮体和下轮体外周面上的扎孔钉分为左右两组,两组扎孔钉为交错设置。由于香菇菌棒的横向宽度有限,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使香菇菌棒发菌。
5、上轮体通过两平行设置的支架与机架相连,两支架的一端与上轮体活动连接,两支架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两支架与机架之间分别设有斜板,每个斜板的下端与机架固连,调整螺栓穿过斜板上端、支架后与螺母相连,在调整螺栓头部与斜板上端之间的调整螺栓上套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这种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使本发明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大于标准高度的香菇菌棒,而且使上轮体对经过的香菇菌棒具有一定的下压力,从而保证上轮体外周面上布设的扎孔钉的打孔深度。
6、机架的底部设有底座,在底座上设有行走轮,从而有利于本发明的移动。
7、为了进一步便于本发明的移动,两圆管的一端向外延伸,从而具有把手的作用。需要移动时,工人用手握住两圆管的延伸部分推动本发明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轮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3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