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冷轧薄板卷取带头印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23575.5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30;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 地址: | 2430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冷轧 薄板 卷取 带头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带钢卷取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冷轧薄板卷取带头印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薄板在卷取中产生长距离的带头印是冷轧处理线常见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取机卷取带钢,卷取机芯轴的套筒工作表面是一完整的圆柱面,当带钢卷裹在芯轴上时,由于带钢头部有一定的厚度,卷取带钢叠加后,在卷取力的作用下,在对应带钢头的位置带钢被挤压出一道线状压痕,形成带头印。带头印有时长度可达几十米,严重影响带材质量。目前冷轧薄板处理线基本上利用橡胶套筒来改善带头印,其改善效果不稳定,不同的带钢的规格改善效果差异很大,总体来说带头印改善程度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带头印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控制在很短的范围内。为了克服目前利用橡胶套筒来改善带头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利用新的电气控制方法和控制逻辑,提供一种改善冷轧薄板卷取带头印的控制方法,在控制穿带过程中充分利用橡胶套筒特性,实现将改善带钢带头印的目标。经过对卷取机卷取过程中容易产生带头印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后,有针对性制定出新的卷取机机穿带的控制方法,在穿带过程中充分卷取机橡胶套筒的收缩性能,来优化卷取机卷取控制,改善带头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冷轧薄板卷取带头印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卷取机芯轴涨缩并检测实际位置;
(2)穿带准备,卷取机芯轴控制在准真圆位;
(3)穿带过程中,对带钢头部位置进行定位控制,控制带钢在卷取机上卷取的圈数;
(4)穿带过程中,在卷取一圈半和三圈间动态控制将卷取机芯轴由准真圆位膨胀至真圆位,也即膨胀位。
步骤(1)中采用高频响比例阀控制卷取机芯轴,使卷取机芯轴涨缩程度实现平滑控制。
步骤(1)中采用位置编码器检测实际位置。
步骤(2)中,定位控制的设定值计算公式如下:
S=Soffset+[Nwind×π(Dact+(Nwind×Ttheo))]
其中S:定位长度设定值,Soffset:长度偏移量,Nwind:圈数,Dact:实际卷径,Ttheo:带钢厚度。
步骤(3)中,步骤(3)中根据带钢的规格在卷取一圈半和三圈间动态控制。
步骤(4)中,在芯轴膨胀控制时,由可以有限进行反向控制的双向闭环位置控制,实现芯轴膨胀的位置控制和必要的压力控制。
在穿带过程中根据带钢的规格动态调整皮带助卷器高低压压力。
在穿带过程中根据带钢的规格控制和动态调整穿带时卷取机张力。
取消卷取机通常采用的当卷径大于一米后的芯轴超膨胀控制功能。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卷取过程中改善带头印效果明显,带钢厚度为0.8-1.0mm的冷轧薄板带钢有手感的带头印由通常的的几十米左右减少到10米以内,带钢厚度为1.8-1.9mm的冷轧薄板带钢有手感的带头印减少到15米以内,具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改善冷轧薄板卷取带头印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卷取机芯轴涨缩并检测实际位置,采用高频响比例阀控制卷取机芯轴,使卷取机芯轴涨缩程度实现平滑控制,采用位置编码器检测实际位置。
穿带准备,卷取机芯轴控制在准真圆位,定位控制的设定值计算公式如下:S=Soffset+[Nwind×π(Dact+(Nwind×Ttheo))],其中S:定位长度设定值,Soffset:长度偏移量,Nwind:圈数,Dact:实际卷径,Ttheo:带钢厚度。
穿带过程中,对带钢头部位置进行定位控制,控制带钢在卷取机上卷取的圈数,根据带钢的规格在卷取一圈半和三圈间动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3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装置
- 下一篇:双向连续剪切变形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