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2926.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光;张清勇;孟立;杨东涛;张宁;周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连接 端子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线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结构强度试验主要研究结构或构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 及应力、变形的分布情况。在全尺寸飞机结构试验中,为了掌握试验件应力、 应变分布情况,需要对结构件关键点的应变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并记录。 在飞机结构件上粘贴完应变片后,需要通过测量导线、过渡转接线和电缆等连 接至测量设备,测量导线和过渡转接线之间、过渡转接线和电缆之间的连接都 是通过接线端子连接。随着结构强度试验的发展,应变测量规模不断扩大较大, 由以前的几千应变测量规模扩展到现在几万应变测量规模,导致测量导线、过 渡转接线和电缆不断增多,相应的接线端子数量巨大且占据较大空间。目前接 线端子接完后直接放置在试验件上或者悬空,没有任何保护设施,致使导线连 接处常常受到拉力作用。在加载点安装以及试验件日常检查维护过程中,极易 出现踩踏、拉扯、松脱等现象。同时,液压作动筒在安装、调试和试验过程中 常常伴随漏油等现象,液压油会加快接线端子的橡胶外壳老化速度,加剧松脱 现象的发生,给应变测量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以解决或至少减轻背景 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包含端子盒,所 述端子盒设置有容纳部,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容纳部上设置有 两个导线槽,连接端子两端的导线从一个导线槽穿入容纳部,从另一个导线槽 穿出;导线压紧装置,所述导线压紧装置至少设置有两个,导线压紧装置与所 述端子盒固定连接,连接端子两端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导线压紧装置,并通过 导线压紧装置在端子盒的两端压紧。
优选地,所述导线压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端子盒上的导线槽处。
优选地,所述导线压紧装置包含导向螺柱、紧固螺母、移动卡条及固定卡 条,其中,导向螺柱平行设置有两个,导向螺柱的一端与端子盒固定连接,固 定卡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螺柱固定连接,移动卡条与固定卡条平行设置, 移动卡条的两端与导向螺柱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条与固定卡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条的两端设置有“U”卡槽,通过“U”型卡槽安装在 导向螺柱上。
优选地,所述端子盒包含盒体和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连接铰页与盒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线槽设置在盒体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导线压紧装置设置 在盒体内靠近所述导线槽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条与固定卡条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护垫,用于防止压 坏连接端子两端的导线。
优选地,所述活动卡条的厚度小于2毫米。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条设置有多个,多个移动卡条将待压紧导线分为多层 压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的端子盒设置有容纳 部,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不会出现踩踏连接端子的现象,连接端子 两端的导线被导线压紧装置压紧,可以避免导线在拉扯过程中与连接端子脱落。
移动卡条与固定卡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可以实现不同数量导线的压紧, 保护装置使用范围较广。
移动卡条的两端设置有“U”卡槽,通过“U”型卡槽可以直接安装在导向 螺柱上,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端子盒包含盒体和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连接铰页与盒体连接,方便连接端 子及导线放入端子盒的容纳部内。
移动卡条与固定卡条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护垫,有利于保护导线不受损伤。
活动卡条的厚度小于2毫米,受力后容易变形,与被固定的导线贴合,固 定效果好。
移动卡条设置有多个,多个移动卡条将待压紧导线分为多层压紧,当待压 紧导线较多时,可以按类别分层,使得导线的固定更有调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导线连接端子保护装置的导线压紧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端盖,2-连接铰页,3-导向螺柱,4-紧固螺母,5-移动卡条,6- 固定卡条,7锁钩,8-锁扣,9-端子盒,91-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2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能够低阻抗的吸收式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