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苹果汁中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173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丹;辛力;陶吉寒;鲁墨森;王传增;张琼;范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70 | 分类号: | A23L2/70;A23L2/80;A23L2/7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苹果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苹果汁中砷的方法,特别涉及采用涩柿粉为吸附剂除去苹果 汁中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砷是一种强致癌性物质,其毒性与砷含量和化学形态密切相关。砷的化合物在土 壤中广泛存在,来源甚广,如工业污染水灌溉、农药使用、畜禽粪便、化学肥料等,使土壤中 砷含量不断增加,经过果蔬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又进入果蔬中,因此果蔬产品砷污染已成为 一个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我国是苹果汁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美国、南非、加拿大等国,其中美国出口量最 大,占我国苹果汁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但在2013年7月,美国宣布对苹果汁的砷限定含量 为10μg/kg,而我国目前对果汁中的总砷含量要求是不高于200μg/kg,因此造成我国苹果汁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出口损失加大。
目前,用于除去水中砷的方法有钙盐沉淀法、铁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陶土吸 附法、氧化铝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现在美国处理地下水除砷的方式主 要是用铁盐和铝盐絮凝和聚苯乙烯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这些方法是除去废水中 的砷,但却不适于除去苹果汁中的砷,这是因为这些方法会对破坏苹果汁成分和口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法除去苹果汁中砷的方法,它采 用一种含有高浓度可溶性单宁的涩柿粉吸附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的苹果汁砷含 量低并保持苹果汁风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去除 苹果汁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涩柿粉:涩柿打浆后经真空冷冻干燥成涩柿粉;
步骤二:搅拌吸附:称取一定量涩柿粉加入苹果汁中搅拌一定时间;
步骤三:过滤:苹果汁先经粗滤除去涩柿粉渣,再经微膜过滤除去苹果汁中的悬浊物。
上述步骤一所述的涩柿粉是用未成熟的涩柿果为原料,以成熟前一个月采收为 宜,果色青味涩,柿果打浆后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涩柿粉;
上述步骤二所述的添加的涩柿粉与苹果汁的重量比是1:(100~400);
上述步骤二所述的涩柿粉加入苹果汁中需搅拌一定时间,以5~30min为宜;
上述步骤三所述的过滤应是先粗滤除去涩柿粉渣,粗滤纱网孔径是300目;然后再微膜 过滤除去苹果汁中的悬浊物,微膜过滤孔径是0.45μm。
本发明所使用的涩柿粉廉价易得,这可降低苹果汁生产成本;方法简单、砷去除率 高,苹果汁中砷去除率可达80%以上,去除砷后的苹果汁风味、口感效果保持较好,无涩感; 涩柿粉可食用,全程处理未使用化学试剂,不会造成苹果汁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砷含量测定采用GB5009.11-2014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实施例1
以金瓶柿为例,9月上旬采收的未成熟柿果为原料,柿果呈青色,果实清洗、切块后打 浆,经真空冷冻干燥(-54℃、1.0pa、24h)成涩柿粉,此时柿粉可溶性单宁含量为89.7mg/g; 称取2.0g涩柿粉加入200g某苹果汁原汁(固形物含量为12.2%,pH3.96)中,搅拌15min;然 后将苹果汁经300目纱网过滤除去涩柿粉,再经0.45μm的微膜过滤后灭菌灌装,苹果汁砷含 量由0.43μg/kg降至0.08μg/kg。
实施例2
以小萼柿为例,8月下旬采收的未成熟柿果为原料,柿果呈青色,果实清洗、切块后打 浆,经真空冷冻干燥(-54℃、1.0pa、24h)成涩柿粉,此时柿粉可溶性单宁含量为93.7mg/g; 称取0.5g涩柿粉加入200g某苹果汁原汁(固形物含量为11.3%,pH3.82)中,搅拌25min;然 后将苹果汁经300目纱网过滤除去涩柿粉,再经0.45μm的微膜过滤后灭菌灌装,苹果汁砷含 量由0.41μg/kg降至0.07μ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1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