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动车组车体三维尺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1130.3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曲双;王雷;王佳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4 | 分类号: | G01B2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车组 车体 三维 尺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三维尺寸检测方法,应用于高速动车组制造过程中车体三维尺寸的检测,评估车体是否满足后续装配和上线运营的精度要求。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的车身及各部件外形复杂,测量过程中需要提取大量车身三维尺寸数据(比如车体挠度值、车身最大宽度及半宽值等),一些常规的检测工具如卷尺、伸缩尺、测距仪等因检测可达性等问题无法满足高速动车组车体生产中快速且高精度的测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体三维尺寸检测方法,目的在于检测车辆制造完成后长、宽、高等各项外形尺寸,对比理论尺寸和公差要求,评估车辆是否满足后续装配和运营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车体三维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车辆检测项点,制作辅助工装,以配合全站仪完成车身外形尺寸的测量;具体包括车辆边梁宽度检测辅助工装、车身长度检测辅助工装、车辆高度检测辅助工装、检测基准辅助工装;
2、在待测车辆的一、二位端对角位置建立检测基站,并在两个基站都能观测到的区域设置2个基准点靶标,确定测量基准,使用单台设备换站检测,检测时以其中一个基准点为原点C1,另一个基准点为C2,两点的连线作为X轴正方向建立右手坐标系,输出各检测点在此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值;
3、以车体二位端枕梁孔中心点作为X轴、Y轴基准点,以车体两端车钩座孔中心高度平均值作为高度基准,以车体枕梁中心点的连线作为X轴正方向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O2X2Y2Z2,进行坐标系转换;
4、通过计算得出各检测项点实际尺寸,同时,在输出结果中设定对超差点采用特殊形式标注,使检测者对超差点有更直接的观察。
本发明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1)实现车辆三维尺寸的半自动化检测,检测数据快速处理,即时输出检测结果。
(2)填补国内高速动车组车辆整体三维尺寸检测技术的空白。
(3)为轨道车辆研发和生产提供车辆整体的三维检测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边梁宽度检测辅助工装图;
图2是车身长度检测辅助工装图;
图3是车辆高度检测辅助工装图;
图4是检测基准辅助工装图;
图5是检测基站位置示意图;
图6是检测数据计算流程图。
图中:1是工装底座,2是工装横向支撑,3是铆钉,4是反光贴片,5为加工基座,6为高度检测工装基座,7为悬挂机构,8为整体加工基座,9是检测基站。
具体实施方式
1、设计检测辅助工装
参照图1-4,一些检测点位置特殊,无法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需要设计工装辅助完成检测。检测辅助工装包括车辆边梁宽度检测辅助工装、车身长度检测辅助工装、车辆高度检测辅助工装、检测基准辅助工装。
2、检测数据采集
参照图5,根据车辆检测图,配合检测辅助工装,在待测车辆的一、二位端对角位置建立检测基站,使用单台设备换站检测。
2.1参照图4,利用检测基准辅助工装在两个检测基站都可见位置设定检测基准,作为全站仪换站时的坐标系公共转换点;
2.2参照图1,利用车辆边梁宽度辅助检测工装卡在车辆边梁上进行边梁宽度的检测;
2.3参照图2,利用车身长度检测辅助工装贴靠在车辆两端进行车身长度的测量;
2.4参照图3,利用车辆高度检测辅助工装挂在车辆两端车钩梁下方,辅助进行车钩梁高度检测。
检测时以其中一个基准点为原点C1,另一个基准点为C2,两点的连线作为X轴正方向建立右手坐标系,输出各检测点在此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值。
3、检测数据处理和输出
将第2步获得的检测点坐标输入数据处理程序(该程序利用EXCEL表格加入工式进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输出),程序运算主要依据平面旋转原理,计算各检测点XY轴坐标值,具体为:
x'=(x-x0)*cos(n)+(y-y0)*sin(n);y'=-(x-x0)*sin(n)+(y-y0)*co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1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膨胀的太阳能聚光器气球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