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SM手机取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0611.2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群;陈波;向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M1/02;H04M1/24;H04W8/24;H04W8/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sm 手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目标区域内所有人所携带手机的手机号码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探底,几乎人人都会携带一部手机。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随时与他人联系,而且还可以获取咨询。因此,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通过获取目标人物的手机号码,就可以获得其大量信息。
在刑侦、网侦、缉毒、反贪、边防及海关工作中,如果能获得嫌疑人的手机号码,那么就会大大加快破案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目标区域内所有人所携带手机的手机号码的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GSM手机取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可开合箱盖的箱体,箱体具有封闭的盖板,由盖板将控制单元、BTS单元、取号器封闭在箱体内;
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存储单元及通信单元,主控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及通信单元相连,通信单元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外部设备建立数据通信;
BTS单元包括公共模块、基站收发信模块及基站辅助接口模块,公共模块分别与基站收发信模块及基站辅助接口模块相连,同时,公共模块还连接主控单元,基站收发信模块的基站天线露于盖板外;
取号器,取号器与BTS单元及控制单元相连,由取号器通过BTS单元获得不同手机信号后,从手机信号得到所对应的手机号,再将所获得的手机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网线接口及数据存储接口,网线接口及数据存储接口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源单元设于箱体内,由电源单元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BTS单元及所述取号器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电源单元或带有锂电池或外接外部电源。
只要嫌疑人手机靠近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即可获得该嫌疑人的号码。本发明在紧凑的体积内集成了电脑、BTS系统、取号器等核心部件。供电电源外置,可以用适配器工作,也可以用更大容量的电池来获得更长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SM手机取号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SM手机取号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SM手机取号系统,包括:
具有可开合箱盖1的箱体2,箱体2具有封闭的盖板,由盖板将控制单元、BTS单元、取号器及电源单元封闭在箱体2内。
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网线接口4及数据存储接口5,主控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通信单元相连、网线接口4及数据存储接口5相连,通信单元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外部设备建立数据通信。
BTS单元包括公共模块、基站收发信模块及基站辅助接口模块,公共模块分别与基站收发信模块及基站辅助接口模块相连,同时,公共模块还连接主控单元,基站收发信模块的基站天线3露于盖板外;
取号器,取号器与BTS单元及控制单元相连,由取号器通过BTS单元获得不同手机信号后,从手机信号得到所对应的手机号,再将所获得的手机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电源单元设于箱体2内,由电源单元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BTS单元及所述取号器提供工作电压。电源单元或带有锂电池或外接外部电源。
本发明具有如下功能:
1、系统隐蔽非接触快速提取GSM双网11位手机号码、IMEI串码、IMSI卡码、归属地、场强值等,不影响GSM手机的正常通讯;
2、数据管理功能,采集信息数据保存和导出,通过3G网络将数据同步回传;
3、目标人管理,监控目标人是否进入该区域;
4、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5、数据比对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0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