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9804.6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宇;王怀;陈茹梅;陈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L7/00;H04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金杨 |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干扰 消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设定参数,按照指定用户的相关参数,生成模拟信号,对模拟学习信号进行解调和恢复处理,单用户恢复信号;按照预设算法,对模拟学习信号以及单用户恢复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单用户恢复信号相对学习信号的延迟值;根据延迟值,得到指定用户的延迟计算结果;得到每个指定用户的延迟计算结果;将所有延迟计算结果中最大值作为计算基准值;根据基准值,调整多用户信号和单用户恢复信号在时延上对齐。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自动实现估计恢复得到的每个用户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时间上严格对齐,以实现能够兼容不同用户的可扩展的通用多用户干扰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码分多址(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是码分多址的多址方案,在实际系统中,码间干扰(ISO)、多址干扰(MAI)以及系统中强信号对弱信号的抑制(远近效应)成为CDMA系统必然存在的几类主要干扰。MAI制约着系统的容量,ISO制约着通信的速率。对ISO的抑制可以采用均衡或分集技术。MAI的产生是由于用户接收机无法完全同步并采用完全正交的扩频码。各用户信号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产生多址干扰,而抑制MAI需采用多用户检测(英文:Multiuser Detection,简称:MUD)技术,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提高了带宽利用率,缓解了“远近效应”,干扰消除法是多用户检测技术的一种,其基本思想就是在接收端先对信号做初步判决,再利用这一初步值估计出每个用户对其他用户的多址干扰,然后在其他用户的接收信号中减掉该用户产生的多址干扰,得到一个减轻了多址干扰影响的统计量,然后进行检测。
这类检测方法存在一个比较大问题,在进行干扰消除处理时,必须把估计恢复得到的每个用户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时间上严格对齐,否则不但不会减轻多址干扰影响,反而会加大多址干扰。而在对信号进行初步判决时,由于信号的调制方式、伪码速率,数据速率等关键特性不一样,会导致其处理时延的变化,因此很难实现一个通用的系统,能够兼容不同调制方式、伪码速率,数据速率的信号进行多用户干扰消除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信号的调制方式、伪码速率,数据速率等关键特性不一样,会导致其处理时延的变化,因此很难实现一个通用的系统,能够兼容不同调制方式、伪码速率,数据速率的信号进行多用户干扰消除处理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根据设定参数,按照指定用户的相关参数,生成模拟学习信号;
S2,对所述模拟学习信号进行解调和恢复处理,单用户恢复信号;
S3,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模拟学习信号以及所述单用户恢复信号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单用户恢复信号相对学习信号的延迟值;
S4,根据所述延迟值,得到所述指定用户的延迟计算结果;
S5,循环执行S1至S4,直至得到每个指定用户的延迟计算结果;
S6,在得到的所有延迟计算结果中选择出最大值,并将所述最大值作为计算基准值;
S7,根据所述基准值,调整多用户信号和单用户恢复信号在时延上对齐。
可选的,根据设定参数,按照指定用户的相关参数,生成模拟学习信号,具体为:
根据设定参数,按照指定用户的调制方式和/或数据速率和/或扩频伪码和/或扩频,生成所述模拟学习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9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