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静电吸附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9069.9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青双桂;姬亚宁;白小庆;马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3/36;C08K5/523;C08K3/22;C08K5/526;C08G73/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吸附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防静电吸附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亲水性颗粒均匀分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然后加入芳香族二胺和四羧酸二酐反应制得聚酰胺酸树脂溶液,所得聚酰胺酸树脂溶液按常规工艺铺膜、热酰亚胺化,得到防静电吸附的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所述的亲水性颗粒为氧化硅和/或氧化钛,亲水性颗粒的加入量为聚酰胺酸树脂溶液固含量的0.1~3w/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得聚酰胺酸树脂溶液中加入磷酸三苯酯和/或亚磷酸三苯酯,搅拌反应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苯酯和/或亚磷酸三苯酯的加入量为聚酰胺酸树脂溶液固含量的0.5~2w/w%。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亲水性颗粒的加入量为聚酰胺酸树脂溶液固含量的0.5~2w/w%。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胺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1,4-二氨基苯、1,3-二氨基苯、1,2-二氨基苯、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二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二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羧酸二酐为选自均苯四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3,3’,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和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为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乙基乙酰胺和N,N-二乙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的组合。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防静电吸附的聚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90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片独立式的导线轮
- 下一篇:动车组空心轴中心孔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