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8599.1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立雅纯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救灾 消防 净水 系统 | ||
1.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压缩空气机(2)、除沙器(3)、袋式过滤单元(4)、多介质过滤单元(5)、活性炭过滤单元(6)、超滤单元(7)、生活水箱(8)、双重杀菌装置(11)和纯水箱(12),所述自吸泵(1)的出水端通过气液混合三通(11)与除沙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机(2)通过气液混合三通与除沙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除沙器(3)的出水端与袋式过滤单元(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单元(4)的出水端与多介质过滤单元(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单元(5)的出水端与活性炭过滤单元(6)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6)的出水端与超滤单元(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超滤单元(7)的出水端与生活水箱(8)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活水箱(8)的出水端与双重杀菌装置(11)进水端连接,所述双重杀菌装置(11)出水端与纯水箱(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1)的进水端通过水源进水管与水源连接,所述水源进水管串接有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三通(11)包括三个端口,分别为气液混合进水端(111)、气液混合进气端(112)和气液混合出水端(113),三个端口的口径比为3:1:2;且所述气液混合进水端(111)与气液混合进气端(112)之间的轴线夹角为30-40°;所述气液混合出水端(113)与除沙器(3)之间的连接管路的侧壁上蛟龙螺旋式连通若干气液加速支管(114),所述气液加速支管(114)与连接水管中的水流方向夹角为5-10°,所述气液加速支管(114)的进气端与压缩空气机(2)出气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进水端,用于稀化气液混合进水端(111)进入的浑水,所述辅助进水端与气液混合进水端之间的夹角为30-40°,所述辅助进水端与气液混合进气端(112)之间的夹角为3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过滤单元(4)包括第一袋式过滤装置(41)和第二袋式过滤装置(42),所述多介质过滤单元(5)包括第一多介质过滤装置(51)和第二多介质过滤装置(52),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6)第一多介质过滤装置(61)和第二多介质过滤装置(62);所述袋式过滤单元(4)进水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3)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分别与第一袋式过滤装置(41)和第二袋式过滤装置(42)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单元(5)进水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4)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4)分别与第一多介质过滤装置(51)和第二多介质过滤装置(52)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6)进水端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5)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5)分别与第一多介质过滤装置(61)和第二多介质过滤装置(6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单元(7)的出水端分为超滤一级出水端和超滤二级出水端,所述超滤一级出水端和超滤二级出水端分别与生活水箱(8)连接,且分别存储在生活水箱(8)内的一级水存储箱和二级水存储箱内;还包括反洗泵(16),所述反洗泵(16)的进水端与二级水存储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反洗泵(16)的出水端与超滤单元(7)的进水端回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救灾、消防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水存储箱的出水端通过高压泵(9)与反渗透装置(10)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10)的出水端分为反渗透第一出水端和反渗透第二出水端,所述反渗透第一出水端与双重杀菌装置(11)进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第二出水端与一级水存储箱回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立雅纯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立雅纯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85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