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7826.9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B3/16;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混凝土 变形缝 止水 型腔模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下建筑防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混凝 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中,例如挡水坝、蓄水池、地铁、涵洞、水闸、 隧道等地下、水下工程中,由于不能连续浇筑或由于地基沉降(地震)的 变形,或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构件的热胀冷缩等原因,在浇筑时 常故意留有变形缝、施工缝,这些缝隙要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外部水或 地下水渗漏到结构空间中,现在的通常做法是,在一期混凝土和二期混凝 土间设置混凝土槽,槽内设软沥青及紫铜片或橡胶止水片,然而,此法需 要预先预制混凝土槽,为了使混凝土槽与二期混凝土能紧密结合,需要对 混凝土槽外围3面进行凿毛处理,这样就会延长工期和增加人工,同时由 于混凝土槽一般每段长度(高度)只有50-100cm,变形缝隙要由多个混凝 土槽连接构成,因此会产生多条横向缝隙,以及多个混凝土槽的不规则变 形,会造成后序灌注软沥青的跑冒现象,且很难清理;而采用专利申请号 2014100489253的以槽钢代替混凝土槽的技术,虽然比原施工方法可以节 省费用和缩短工期,但是由于槽钢要留存在坝体内,不可以重复利用,因 此还是造成浪费,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二期混凝土断面预制出置容沥青的 型腔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 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型腔模可以在二期混凝土断面预置出一个矩形型 腔,灌入沥青即可,并且型腔模使用后取出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采用本型 腔模的垂直止水结构可以满足多种地况/地层不均匀沉降或错动、伸缩位 移等,可以节省材料费用和缩短工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包括型腔模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型腔模由后侧板、左、右侧板和左、右前板活动链接组成,型腔模俯视 呈矩形并前部左、右前板之间设有中缝,在应用所述型腔模时,型腔模前 部对准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止水片,所述止水片通过所述的中缝伸 入型腔模内,浇筑二期混凝土,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将所述型腔模吊出, 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形成可供注入熔融沥青的型腔。
较为优选的,所述的止水片为矩形紫铜片,其预埋于一期混凝土断面 内的一侧纵向设有90°折角,另一侧自一期混凝土断面的中部向外伸出设 定长度。
较为优选的,所述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于所述左、右侧板活动铰 接,所述的左、右侧板前边分别与所述左、右前板活动铰接。
较为优选的,所述左、右前板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 中缝,中缝的宽度等于止水片的厚度。
较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U形橡胶材质,其卡设在所述的左、右前 板上。
较为优选的,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上部分别设有吊孔,吊孔设置在 型腔模重量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后侧板的制作:后侧板为矩形金属板,其左、右两边分别间隔设 置铰接件;后侧板厚度3-5mm、宽度20-50cm,高度一般250-300cm。
2)左侧板、右侧板的制作:左侧板、右侧板均为矩形金属板,其前、 后两边分别间隔设置铰接件;左侧板、右侧板尺寸同后侧板。
3)左前板、右前板的制作:左前板、右前板均为矩形金属板,左前 板的左边间隔设置铰接件;右前板的右边间隔设置铰接件;左前板、右前 板厚度、高度同后侧板,宽度10-20cm。
4)弹性件的制作:弹性件为截面呈U形的橡胶材质挤出长条,长度 同左、右前板高度。
5)型腔模的组装: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于所述左、右侧板活动 铰接,所述的左、右侧板前边分别与所述左、右前板活动铰接,U形弹性 件分别以胶粘或螺丝固定在左前板右边和右前板左边即形成型腔模,型腔 模俯视呈矩形并前部两弹性件之间设有中缝。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止水片设置:将止水片有90°折角的一边预设在混凝土变形缝的 断面处,止水片沿纵向设置于混凝土断面宽度的中间位置,固定模板和止 水片后浇筑一期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7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