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7565.0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东;李东亮;吴自亮;耿瑞峰;王凤藏;陈响;蔡二俭;孙启;杨慧芳;胡亮;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利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李东亮;吴自亮;耿瑞峰;王凤藏;陈响;蔡二俭;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杨慧芳;胡亮;张红霞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B3/16;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混凝土 变形缝 止水 型腔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所述型腔模由后侧板、左、右侧板和左、右前板活动链接组成,型腔模俯视呈矩形并前部左、右前板之间设有中缝,在应用所述型腔模时,型腔模前部对准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止水片,所述止水片通过所述的中缝伸入型腔模内,浇筑二期混凝土,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将所述型腔模吊出,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形成可供注入熔融沥青的型腔,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止水片设置:将止水片有90°折角的一边预设在混凝土变形缝的断面处,止水片沿纵向设置于混凝土断面宽度的中间位置,固定模板和止水片后浇筑一期混凝土;
2)型腔模的设置:一期混凝土凝固后,将型腔模前面对接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止水片上,止水片通过中缝伸入型腔模内预定长度,在型腔模的左、右前板两侧混凝土断面上设置沥青油毛毡;
3)二期混凝土浇筑:设置好型腔模和模板后,二期混凝土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每次每层50cm-100cm,等下层初凝具有一定硬度后再浇筑上一层,直至达到需要的高度;
4)型腔形成: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左、右前板分别向内折一定角度,再将左、右侧板分别向内轻敲脱模移动一定角度,后侧板向前轻敲脱模后,用挂钩钩住左、右侧板上端的吊孔,吊出型腔模,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处形成矩形型腔;
5)灌注沥青:在矩形型腔内灌满熔融沥青,冷却即可;
6)在设置多个变形缝时,重复上述步骤1)-5),沥青做一次灌注或数次灌注;吊出的型腔模及时清理、保养,储存,以利重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片为矩形紫铜片,其预埋于一期混凝土断面内的一侧纵向设有90°折角,另一侧自一期混凝土断面的中部向外伸出设定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活动铰接,所述的左、右侧板前边分别与所述左、右前板活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板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中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U形橡胶材质,其卡设在所述的左、右前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上部分别设有吊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利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李东亮;吴自亮;耿瑞峰;王凤藏;陈响;蔡二俭;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杨慧芳;胡亮;张红霞,未经河南利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李东亮;吴自亮;耿瑞峰;王凤藏;陈响;蔡二俭;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杨慧芳;胡亮;张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7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