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础洞口工程量计算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6621.9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屠庆波;谢丽;刘宏志;张兵兵;郭建伟;王霄燕;李忠宝;王艳梅;单波;樊海荣;于浩;李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洞口 工程量 计算 系统 方法 | ||
1.基础洞口工程量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GSP数据库,定义基础构件属性和基础洞口构件属性并存储,所述基础构件属性包括材质、砼类型、砼标号和基础高度值,所述基础洞口构件属性包括竖直洞口长度、竖直洞口宽度、竖直洞口深度、水平洞口宽度、水平洞口深度;
Grid控件,将基础构件属性信息显示在窗口界面,并将基础洞口构件属性信息形成一条条对应的单元格,将单元格中的数值与GSP数据库存储的基础洞口构件属性名称一一对应,实现界面单元格和数据存储之间关联;
洞口图元布置模块,根据GSP数据库存储的基础洞口构件属性相关数值,确定距设备边距离和洞口间距值,进行布置洞口;
计算模块,依据基础模型和洞口模型形状,调用GSP数据库中的几何数值通过多线程的运算法则形成数据值。
2.基础洞口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义基础构件属性将其存储在GSP数据库,并在界面窗口显示,所述基础构件属性包括材质、砼类型、砼标号和基础高度值;
b、新建基础洞口构件属性,通过GSP数据库存储竖直洞口长度、竖直洞口宽度、竖直洞口深度、水平洞口宽度、水平洞口深度字段名称,同时通过grid控件集成形成一条条对应的单元格,将单元格中的数值与GSP数据库存储的名称一一对应,所述基础洞口构件属性包括竖直洞口长度、竖直洞口宽度、竖直洞口深度、水平洞口宽度、水平洞口深度;
对所述的单元格修改时,GSP数据库存储的值也会及时刷新,对应更换存储数据;
c、根据GSP数据库存储的基础洞口构件属性相关数值,确定距设备边的距离和洞口间距值,进行布置洞口;
d、依据基础模型和洞口模型形状,调用GSP数据库中的几何数值通过多线程的运算法则形成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洞口工程量计算方法,步骤c中,洞口布置步骤为:根据选择的边确定布置洞口方向,记录边所在的线,然后将这条线偏移洞口距边的数值,得到洞口插入点,并利用洞口间距值,依次按直线排布洞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洞口工程量计算方法,步骤d中,数据值的计算公式为:s=a1*b1*h1+a2*b2*h2,其中,a1为洞口水平方向水平宽度、b1为洞口水平方向深度、h1为洞口水平方向拉伸高度、a2为洞口垂直方向长度、b2为洞口垂直方向宽度、h2为洞口垂直方向拉伸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6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抛光垫的方法和抛光垫
- 下一篇:煤炭水解制备液体碳氢燃料生产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