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板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6440.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峯;粟勇;陈筱丽;郭富强;易平;王朝晖;詹梦思;潘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成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将熔化好的玻璃液进行二次流量分配后自然摊平成所需厚度及宽度的玻璃板成型装置,包括单侧溢流槽和摊平板,所述单侧溢流槽是由侧壁、底壁和单侧出口壁构成的凹字形空腔结构,在所述单侧溢流槽的一端设置有入口连接件,所述单侧出口壁的高度低于侧壁和底壁的高度,所述摊平板与单侧溢流槽的单侧出口壁的下端相连,在所述摊平板上与单侧溢流槽相邻的两边设置有左右两个侧板,所述摊平板上与单侧溢流槽相对的一边为出口。本发明可以改善玻璃液在成型时沿玻璃板宽度方向上的流量分配,改进玻璃液在成型时的冷却均匀性,从而减少玻璃液成型时成型条纹的产生,可成型厚度为8‑40mm、宽度在100mm以上的光学玻璃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液流量均匀分布并自然摊平玻璃液形成玻璃板的成型装置,以及一种单侧溢流、自然摊平制造8-40mm厚度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因其独特的折射率、透过率、色散等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摄像机、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复印机等电子产品上,但在使用光学玻璃过程中,大部分光学玻璃还是通过二次加工光学玻璃条料得到可以应用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玻璃,只有少数光学玻璃实现了直接一次成型成所需成品的形状。因此,提高光学玻璃条料成型宽度及厚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裁切利用率,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目前,如CN201729757U、CN104211282A、CN102849925A所公开的方法,光学玻璃条料成型的方法一般是:将高温熔化好的玻璃液冷却到一定粘度,通过出料管将玻璃液引入光学玻璃成型堵头上,通过堵头曲面对玻璃液流动的二次分配作用及对玻璃液在该处快速冷却作用,成型为所需厚度、宽度的光学玻璃条料。该成型方式简易易行,目前被行业内广泛使用在生产宽度在250mm以下的光学玻璃。该成型方式中玻璃液在从出料管到离开成型堵头过程中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成型堵头曲面设计及该处的冷却对成型玻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该方法成型更宽的光学玻璃板时就常遇到成型温度、堵头曲面设计困难导致成型条纹、玻璃上表面与侧面的圆角过大等缺陷。因此,采用堵头成型光学玻璃宽板是比较困难的,也不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
US3338696A公开了一种成型玻璃板的方法,通过下述公式1计算出溢流槽底部曲线,通过该公式可以设计出适合薄玻璃生产的溢流成型槽。该方法利用溢流槽将玻璃液流量进行均匀分配后,玻璃液从成型槽的顶部,沿着成型槽的两侧壁面流下,在成型槽底部两侧壁交汇的地方融合在一起形成玻璃带,最后冷却形成玻璃板。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TFT、盖板玻璃等薄玻璃板生产中。但是如果采用该方法生产厚玻璃板,由于自重及玻璃重量容易使成型砖材出现高温变形,导致公式1所计算的曲线变形,流量分布不均匀。另外该方法是利用玻璃自身重力及玻璃与砖的表面张力、玻璃的粘滞力垂直下拉成型,因此在成型厚玻璃时玻璃的冷却、切割均有比较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熔化好的玻璃液进行二次流量分配后自然摊平成所需厚度及宽度的玻璃板成型装置。
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上述玻璃板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板成型装置,包括单侧溢流槽和摊平板,所述单侧溢流槽是由侧壁、底壁和单侧出口壁构成的凹字形空腔结构,在所述单侧溢流槽的一端设置有入口连接件,所述单侧出口壁的高度低于侧壁和底壁的高度,所述摊平板与单侧溢流槽的单侧出口壁的下端相连,在所述摊平板上与单侧溢流槽相邻的两边设置有左右两个侧板,所述摊平板上与单侧溢流槽相对的一边为出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单侧溢流槽和摊平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单侧溢流槽、摊平板和侧板采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2个侧板的高度为玻璃成板厚度的1-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测试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进程间的通信方法